“……沈大人,聽陛下之意,是要再派出人馬,在下跟鄭兄到底沒有行軍作戰的經驗,只能先打探此事緣由,或者是否有機會推搪?”
蘇通很為難,他只是舉人出身,此番安排到兵部當差,就是朱厚照給他二人提供的便利,讓他們可以跟著沈溪做事,累積資歷,至于這次皇帝有意讓他二人出征,他們自己沒琢磨清楚,沈溪卻知道,這是朱厚照想重點栽培蘇通和鄭謙的征兆。
皇帝要栽培親信,之前已派出江彬和許泰等人,現在又將蘇通和鄭謙送出京師,大概意思其實已很明顯,就是讓他二人在平叛中獲得功勞,回來后委以重任。
沈溪道:“若是你跟鄭兄隨我一起出征呢?”
“啊?”
蘇通驚訝了一下,問道,“沈大人沒開玩笑吧?您現在……若是能跟隨沈大人您一起出征固然是好,但就怕太過勉強。其實在下來找您,也并非是……唉,真不知該如何說起。”
蘇通生怕沈溪誤會他是來當皇帝的說客,鼓動沈溪出征,所以想為自己解釋,卻又不知該如何說起。
沈溪卻顯得無所謂,道:“其實在下有意跟陛下請奏出兵,中原叛亂已經超出之前的預估,若再不及時平亂,會極大地影響民生。”
蘇通道:“若沈大人要出征的話,在下跟鄭兄倒是愿意在帳前效犬馬之勞。”
沈溪點了點頭,道:“如此一來,蘇兄也就不用多擔心,回去后做一些準備便可……出征可能要延后幾日,陛下跟舍妹的婚事即將完成,而我也會在這一兩日上書陛下。”
“好,好。”
蘇通終于釋懷,雖然他并不想隨軍出征,不過想到是跟著此前從無敗績的沈溪出去,心中到底安定下來。
跟著旁人是否得到軍功難說,跟著沈溪近乎就是去白撿便宜的,連不可一世的韃靼人都不是沈溪的對手,還擔心一群毛賊會對自己的安全造成威脅?
沈溪再道:“準備最好充分一些,蘇兄你最好養精蓄銳幾日,若有機會面圣的話,也跟陛下多提點幾句,便說我非因為其他原因而出兵,只不過是忠君體國,為大明效死命!”
……
……
宮中會議還在進行。
在有了謝遷的態度后,剩下的事只是走過場,所有調兵方略都不及讓沈溪帶兵實在,這道理所有人都明白。
但這話怎么跟皇帝說,對大多數人而言是難題,現在問題似乎解決了,皇帝給了機會讓臣子商議,話由首輔大臣開口,而司禮監掌印太監很有可能會順著首輔的話跟皇帝說,如此便解開誰去進言的難題。
有關沈溪領兵是否最優方案,在朝中多有議論,至少有一點在場的文臣武將知道,那就是讓沈溪領兵總歸不是壞事,既能解決文臣內部的糾紛,又能給地方平亂將士帶去鼓勵,讓流寇心驚膽寒……
會議差不多快結束時,張苑做總結道:“……陛下如今對平亂之事非常看重,之前雖有堅持,到如今都可權宜變通,若是諸位覺得有些話會唐突陛下而不便說,那就是不忠不孝!”
這話大概意思,還讓在場人等提出更多進言,大有轉告進言之意。
不過除了謝遷外,其他人還沒誰愿意跟皇帝的意愿頂著來,張苑的話沒得到更多反饋。
張苑多少有些不悅,道:“諸位既然沒有更多的話對陛下說,那咱家便進言兩句,西北調兵刻不容緩,此番不但要從宣大一線調撥,連偏關,甚至更遠的三邊之地,也會調撥人馬,陛下要以舉朝之兵馬平亂,已經讓那些賊人安穩過了個年,可不能讓他們再過一年!”
楊廷和點頭道:“既然朝廷決心平亂,總不會再經一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