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出口,連謝遷自己都覺得這么說似乎不妥,就算誰都覺得沈溪在這一戰中早有計劃,但從情理上來講,沒人愿意把自己陷入絕境。
沈溪嘆了口氣,搖頭道:“原來在謝老心目中,在下連戰局變化都能完全掌控。那敢問謝老一句,在下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哦對,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樣會顯得在下很能干,可以當孤膽英雄,力挽狂瀾,起死回生……既然在下有這么大的自信能打贏這一仗,為何不希望朝廷各路人馬精誠配合,漂漂亮亮打一戰,而非把自己逼上絕路?”
面對沈溪的問題,謝遷突然啞火了,本來沈溪“出言不遜”質問他,他該生氣懟回去,卻無從辯駁。
沈溪站起來,搖頭輕嘆:“若謝老在某些事上有偏狹,哪怕事情發展再詭異,再不合邏輯,謝老也總會找到看似合理的解釋,將責任推到旁人身上……去年那一戰,從開始時在下便已制定好完整的計劃,還交廷議審核并通過,但到頭來各路人馬都以不同理由拒不出兵……都在給自己的怯懦找理由。”
“戰爭結束,結果確實很好,但跟預期完全違背,戰爭的進行方式是在一種非常規的方式中完成。哈哈,到頭來卻還是有很多人說是由在下從開始便設計好……朝中那么多人,從皇帝到朝官,再到地方官員和守軍將士,甚至連韃靼人的行軍方向和作戰思路都能提前設計好……”
“難道你們都以為,我沈某人在戰場上可以呼風喚雨,甚至還能蠱惑人心?那我還領兵打仗作何?直接等結果不就完了?”
沈溪態度強硬,話說出來,完全不是跟謝遷商議,語氣咄咄逼人,謝遷卻不好作答。
若是換了平時,謝遷一準甩袖而去,但此時他還能沉住氣,不過臉色已經變得非常難看,即便知道沈溪所說的是事實,他還是想找出理由來反駁,以證明沈溪從開始就是全盤計劃好的。
沈溪語氣相對平靜了一些,嘆道:“人心有偏狹,看人也帶著偏見,無論在下做什么,在很多人看來都是錯的,一些看起來需要冒險之事,到執行層面上就會有人以不同理由否決,完全不顧大局。這樣一來就變成犧牲我一人,維持戰局平穩……若是接下來中原一戰,以在下加上數千人馬的性命,換來平定賊寇,怕是朝中多數人會毫不猶豫答應進行交換。難道為了所謂的大局,真的可以犧牲小我嗎?”
謝遷道:“你這算什么?在老夫面前抱怨?”
沈溪厲目望著謝遷,道:“在下遭遇之事,謝老看在眼里,可有虛言?”
謝遷也很惱火:“那你不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錯誤?去年對韃靼一戰,根本就不該進行,難道你就不知道收斂一下?既然選擇領兵,就該想到事情會有怎樣的結果!”
沈溪無奈搖頭:“這大概就如謝老和很多人想的那樣,在下其實已把所有事都盤算好。那在下也不否認,從一開始,在下也的確想到若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會如何,那就是以自己率領的人馬拼死一戰。”
“你承認了?”謝遷眼睛都快綠了,半天都被沈溪嗆得沒脾氣,現在終于找到理由來反駁。
沈溪道:“承認什么?承認從領兵開始便算準所有人都不肯配合?還是承認自己只希望當孤膽英雄去做那九死一生之事?又或者是算準各路人馬見死不救?”
謝遷一聽頓時板起臉,卻不敢跟沈溪對視,因為沈溪所說的“見死不救”正是頭年里榆溪北岸一戰前謝遷定下的策略,謝遷眼睜睜看著沈溪撤兵到榆溪河邊卻勒令王瓊不許派出援軍,等于說那時謝遷已經徹底放棄了沈溪。
沈溪嘆了口氣道:“或許在謝老看來,戰場上確實應該犧牲小我成就大我,是吧?不過誰不是爹生娘養的?誰又比誰的命賤,非要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將自己的小命丟了?誰非要去當犧牲品而讓別人坐享其成?”
謝遷一擺手:“這些話,少在老夫面前說,老夫不是來聽你抱怨的。”
沈溪道:“在下說這些,不過想跟謝老你表明立場,以前的事已過去,在下回到京城,之所以不想領兵出征也是有原因的,便在于很多人想讓在下充當救火隊員,甚至做出犧牲,只想我付出卻不愿意有回報。”
“現在馬上又面臨出征,若到時還是如此結果,讓在下陷入孤軍奮戰的狀態,甚至讓在下跟叛軍同歸于盡……”
謝遷厲聲打斷沈溪的話:“沒人讓你犧牲!你只需要完成自己的差事便可,老夫之前就說過,這次只要你領兵,想調什么人馬便調什么人馬,六部資源全都歸你指揮,你還有什么話好說?”
沈溪行禮,顯得很客氣,“若一切都如謝老所言,那在下真要感謝謝老的支持和栽培。”
“你是在罵老夫!”謝遷負手厲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