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在沒奉召的情況下楊廷和沒資格入內宮,司禮監乃是禁地,但皇帝一直不管事,作為內閣大學士,在很多事情上也就獨斷專行了一些,當他往司禮監去時,路上即便有太監和侍衛看到,也不敢阻攔。
從內閣出來,經會極門、歸極門、寶寧門,便已到司禮監掌印所在的執事房外。
正在里面辦差的張永得知消息后,趕緊迎出來,即便楊廷和再心高氣傲也要對張永行禮,張永到底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提督,位高權重,又是宮中太監中資歷深厚的存在,有軍功榜身,正是楊廷和想結交的類型。
“……楊大學士為何往司禮監來了?”張永有些緊張,生怕被人知道楊廷和私自造訪司禮監。
這次楊廷和到來顯然不是出自皇命,張永想來可能是有關謝遷的吩咐,所以他想趕緊讓楊廷和把事說完,好讓對方早些走,便當事情沒發生過。
楊廷和從懷里掏出沈溪的奏疏,道:“兵部沈之厚奏請出兵,事關緊急,本官才親自來一趟。”
張永稍微釋懷,心想:“若是有沈之厚的上奏,就算楊介夫到司禮監來的事傳出去,也沒那么緊要,總歸好跟陛下解釋。”
楊廷和道:“不知貴監掌印張公公在嗎?”
司禮監同時有兩位“張公公”,面對張永,楊廷和所要找的卻是張苑,所以楊廷和還特別強調了一下是要找“掌印張公公”。
張永道:“他沒來,估摸這會兒還在休息。每日上午陛下有問事的習慣,他會到豹房……或者乾清宮。”
楊廷和多少有些失望,皺眉道:“那他幾時會過來。”
“這個……不好說。”張永有些為難,因為他根本不知張苑幾時前來,甚至不知張苑是否會來,蹙眉道,“此奏疏,咱家會替您上呈,或者找人去跟張苑張公公打聲招呼。楊大學士還有別的吩咐嗎?”
張永看出來了,楊廷和絕對不是那種隨便亂規矩,喜歡無的放矢之人,既然此番冒著被人攻訐的風險到司禮監來,一定有目的。
楊廷和此時非常猶豫,顯然不確定是否要跟張永說事。
最后他無奈地嘆了口氣,道:“是這樣的,沈之厚提議調兵的數量,以及調動戰爭物資的規模……大大超出了如今朝廷所能承擔的范圍,所以想跟掌印張公公商議一下,看看該如何解決。”
張永一聽便明白了,所謂的商議解決,不過是想依靠張苑給皇帝建言,讓朱厚照來否定沈溪的提請,或者直接由張苑來操刀削減數量。
張永皺眉道:“不知此事……謝閣老是何意見?”
張永可不是雛,他對宮內的秩序看得很清楚,若內閣對此行使否決權,直接讓謝遷定個否定的票擬便可,張永心想:“楊介夫親自前來,莫非是謝于喬不知情,再或者是謝于喬和楊介夫都知道有關沈之厚的奏疏必要由陛下過問,非要有人在陛下面前說詆毀的話不可?”
楊廷和直言道:“謝老的意思,是同意兵部奏請。”
張永馬上明白過來,心想:“楊介夫這是想跟謝閣老對著干?又知道他自己無權,只能來跟張苑打交道。這事真透著一股稀奇,什么時候謝于喬會支持沈之厚了?”
張永不動聲色,道:“謝老同意奏請……不知咱家該如何跟張苑張公公轉達楊大人的意見?是駁回……還是減少?”
楊廷和道:“看情況吧,即便同意奏請,調動人馬和輜重等事也該從長計議,而且不應從京師調撥,最好是從西北和湖廣等地調動,此事緊急,且關系重大,希望張公公能將話帶到。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