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公主的轎子離開沈府,沈溪一直目送隊伍走遠才往回走。
朱起跟在身后,沈溪道:“朱老爹,公主不過是偶爾上門拜訪,相信今日事了,以后再難踏足沈府。”
“是,是。”
朱起畢恭畢敬,并未就此事發表看法。
另一邊,永康公主坐在轎子里,對外面跟著一路小跑的陸公公交代著什么。陸公公的頭探到轎子氣窗位置,努力傾聽。
“……沈之厚到底是陛下信任的臣子,他對駙馬有幫助,不必將他當作敵人看待,不過以后別讓駙馬過來,駙馬可應付不了沈之厚這樣的老狐貍。”經過此前一會,永康公主對沈溪的性格已有基本判斷。
陸公公問道:“那公主,今日到沈府之事,是否跟駙馬說及?”
“不必了。”
氣窗內再度傳來公主的聲音,“駙馬現在事情繁忙,這些小事何須煩擾他?最好不要讓駙馬知道本宮曾來沈府為他撐腰……駙馬很有主見,將來在官場的造詣絕不會低。”
崔元不知,他被自己的妻子糊弄了,永康公主此時有些傷腦筋,考慮如何把沈溪的建議,變成她自己的話,告訴丈夫。
沈溪對永康公主的到來,沒什么好奇的,皇室的女人通常都心高氣傲,因為駙馬受輕視便上門找場子,沈溪能夠理解。
當然,他同時也認為這是永康公主試著進入權力核心層的信號,因為孝宗一脈人丁單薄,這些皇親貴胄開始試著表現自己,因崔元突然被重用,永康公主也按捺不住心中對權力的渴望而跳出來,雖不會謀反圖謀不軌,但還是想彰顯一下自己的存在。
永康公主兩口子登沈府拜訪之事,很快便被謝遷知曉。
因為崔元和永康公主是從沈府正門進去的,此時沈溪又是眾矢之的,沈府門前有不少盯梢之人,沈溪懶得派人驅趕,所以迅速傳遍京城。
“……駙馬和公主去見之厚,這沒什么。”謝遷語氣平和,此時他手上拿著一本奏疏,雖然待在長安街的小院中,卻在處理公務,等于說是將公事帶回私宅處置,這屬于嚴重的違規行為。
但對前來拜訪的楊廷和來說,這種事早就見怪不怪。
楊廷和道:“就怕他們私下協商什么事情,導致京畿防備出現紕漏。”
謝遷道:“既然之厚答應領兵出征,那就不用想他在京師防備上有何安排……公主跟駙馬是皇室中人,不會做對朝廷有害之事,之厚軍事造詣很深,有他出手幫駙馬部屬京畿防務,并非壞事。”
“那為何駙馬離開后,公主又登門呢?”楊廷和問道。
謝遷略微遲疑,道:“或許是感謝吧!畢竟駙馬的職務是之厚幫忙爭取到的,于情于理都該表示謝意。”
“那為何公主和駙馬不一起呢?”
謝遷想了想,又道:“或許一個是為公事,一個為私事吧!如此也就顯得公私分明!派人去都督府那邊打探一下情況,看看之厚是否有在都督府或者京營安插人手的打算,如果沒有,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過兩天陛下跟沈家小姐就要成婚,先把這件事辦好,再說其他的事情。”
……
……
楊廷和從謝遷小院出來,已近黃昏。
他對謝遷態度的轉變,多少有些失望,他自然能感受到沈溪答應出兵后,謝遷對沈溪的忍讓愈發增多,似乎已有不再干涉沈溪做事的傾向,從皇帝迎娶沈家小姐,再到給沈溪封公等等……
楊廷和本要回府,畢竟當日不需他在內閣當值,所以不用回宮。但還沒等他走出幾步,便見前面幾人過來,當首那一位楊廷和認得,正是張太后身邊的近侍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