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張懋本來應該去找內閣首輔謝遷想辦法,來找他說明張懋覺得謝遷在立場上有偏狹。
以沈溪知道的情況,現在非但謝遷,連楊廷和都開始往張太后靠攏,如此一來那些跟張氏兄弟有利益沖突、不想看到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伙回朝之人,只能將著眼點放到沈溪身上。
張懋道:“謝閣老是何脾氣,其實之厚你該明白,不需要老朽贅述吧?”
難得見到圓滑世故的張老頭在自己面前開誠布公說事,沈溪也就不再兜兜轉轉,直接道:“張老既提到謝閣老,那在下便說一句,其實近來謝老在出兵以及偏幫張氏兄弟之事上,思想已有轉變,不然的話太后為何不通過謝閣老想辦法?若謝閣老在朝中發動朝臣聯名上奏,或許陛下一念仁慈便既往不咎了呢?”
張懋皺眉:“之厚的意思是說……老朽不該來找你?”
沈溪道:“此事涉及朝中外戚間的爭端,在下如今身份不像從前那般中立,很難出面,畢竟舍妹如今就在皇宮里……”
說話間,沈溪特意看了夏儒一眼,大概意思是說,有關張氏兄弟的問題,最好他跟夏儒都不要出面,由得張太后去折騰。
如今問題的關鍵已不是朝中大臣支持誰的問題,而在于皇帝跟太后間越來越不可調和的矛盾。
“呵呵,之厚的想法就是跟常人不同。”張懋笑呵呵地說道,眼神里閃過一絲恍然之色。
沈溪再道:“有關張氏兄弟回朝的問題,在下態度堅決,絕不贊同此事,但也不會在任何聯名上奏上發表支持意見……既然張老來見,在下在此表明立場,今日給陛下的上奏中會提到此事。”
“如此甚好,甚好!”
張懋非常滿意。
只要沈溪出面,很多事都會變得順利,畢竟皇帝心目中最信任之人是沈溪而非張太后。
至于張氏兄弟的能耐,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張懋不覺得朱厚照會在這種原則問題上犯錯誤。
沈溪道:“兩位還有別的事情嗎?”
“不過是來閑聊兩句,就當是為之厚踐行。”
張懋一臉笑容,老奸巨猾地說道,“若非這幾年你總在外領兵,回朝后又出任兩部尚書,忙得不可開交,老朽真該跟你多聚聚,至今還未見識過你下棋的本事,有機會咱爺兒倆對弈幾盤?”
沈溪笑道:“肯定有機會!相信那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
……
沈溪送走張懋,沒有在軍事學堂停留,直接上了轎子往大街另一邊去了。
坐在轎子里,沈溪回想張懋和夏儒前來拜訪一事,并不覺得對方只是單純反對張鶴齡和張延齡復出,更像是一種試探。
“張老頭年歲不小了,他就不考慮接班人的問題?他自己在少年時得成化帝欣賞而掌兵,不想長子早喪,如今自己也該知道時日無多,長孫就算襲爵英國公,能在朝中撐起門面來?他擔心軍權旁落,所以才跑來試探我吧!”
沈溪對張懋的意圖大致能看透,便在于他設身處地考慮現在張懋最大擔心所在。
“他孫子張侖到現在依然不顯山不露水,在朝中全無聲望不說,更是寸功未立。陛下信任身邊佞臣,怎會輕易將軍權交給他那毫無建樹的孫子?而他考慮的必是將來誰接替他在五軍都督府的位置,他擔心我,卻又知我作為文官不可能同時兼領文職和武職,所以他現想知道我更傾向于支持誰,或者干脆前來做出暗示,掛口不提卻讓我明白一切。”
轎子在行進中,沈溪越想心中越明朗,英國公在他這里已不算秘密。
但沈溪顯然沒法在接班人問題上幫到張懋,本身兩人也存在一定利益沖突,張懋不可能完全信任他,而沈溪大概也明白,張懋現在更希望孫子張侖在軍中積累軍功和聲望,就差提一句讓張侖跟他出兵,到他手下當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