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謝遷不理解楊廷和消息如此靈通。
照理說張永跟小擰子會面是非常隱秘的事情,除非當事人透露,不然的話楊廷和不可能知曉。
楊廷和顯得諱莫如深,道:“不過道聽途說罷了,并不能明辨真偽。”
話說得很隱晦,大概承認他有秘密渠道,卻不能跟謝遷明說,這種遮遮掩掩的態度謝遷一向最反感,以前沈溪逐漸失去他的信任,就跟沈溪做什么事不跟他明言有關,只聽結果而不聽過程,會讓謝遷覺得控制權掌握在別人手上,那不是他希望看到的結果。
謝遷道:“若是讓馬公公出任南京守備太監,倒是好事,不過張永他們有幾分機會?現在我們到底要跟哪邊談合作,是個問題。”
之前謝遷堅定要跟張苑合作,畢竟從工作對接方面,內閣做什么事都被司禮監掣肘,那還不如兩邊積極合作,這件事算是個引子,以后合作渠道可以更加通暢,而不是繼續制造事端。
但在楊廷和見張苑,得知張苑那邊的消極態度,再加上之前張苑跟沈溪走得很近,讓謝遷再次產生懷疑,覺得跟張永和馬永成合作也非壞事,因為就傾向而言,他覺得張永和馬永成知兵,能力比起張苑搭配魏彬更加出色。
張永、馬永成在朝中的威望很高,而張苑只是東宮常侍出身,沒大的學問,至于魏彬更是當初劉瑾閹黨的骨干人物,更不會得到謝遷欣賞。
楊廷和試探地問道:“要不……由在下去跟張永張公公談談?”
謝遷思慮半晌,點頭道:“事情已到這個地步,不去談談也說不過去,看看他們的意見如何。”
楊廷和點頭:“也是,某人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之位能坐多久,還不一定呢,找張永張公公或許會有新的發現也不說一定!”
……
……
楊廷和得到謝遷授意后便去見張永,覺得在一些關鍵問題上不需避諱,把話說開便可。
謝遷看起來在這件事上漠不關心,任由楊廷和在外奔走,這也是考慮到沈溪不在京城,朝野很多人都在關注他,作為首輔走到哪兒都會被人議論,他不想讓人知道自己關心南京的權力分配問題。
涉及平海疆,沈溪很可能往江南走一趟,誰當守備太監和南京兵部尚書等職,關乎南直隸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穩定,謝遷覺得自己是在為大明江山穩固殫精竭慮,至于是否有私心,他自己是不肯承認的,不過說全然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楊廷和見張永,二人閉門商談幾個時辰,之后楊廷和回去找謝遷,而張永則帶著商談結果去找小擰子,到了居所方知小擰子正在宮里值夜,幾時能見到人是個未知數。
本來張永想到乾清宮找小擰子,卻擔心半道碰到張苑,考慮自己做的事需要保密,只能留著秘密等小擰子出宮。
張苑這邊尚不知道張永跟小擰子密謀推選馬永成出任南京守備太監之事,不過卻意外得知楊廷和跟張永秘密會面,帶給張苑消息的,則是事件中另外一位主要人物,投靠張苑的魏彬。
“……姓楊的代表的是謝老頭,他去見張永,應該是商榷南京守備太監和兵部尚書之事,若咱家料想不錯,他們已定下人選,最后會由小擰子跟陛下遞話,從而對你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張苑說話的神情和語氣,對楊廷和跟謝遷兩個閣臣極不禮貌,讓魏彬充分感受到張苑的狂傲。
魏彬總是情不自禁將前后兩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劉瑾跟張苑做對比,他當然知道,劉瑾才是真正有能耐之人,能控制大局,而現在的張苑更像是文官內斗白熱化的產物,沈溪跟謝遷爭權,而沈溪自己不方便出馬,所以才會推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張苑搗亂。
有關朝廷紛爭,并非是魏彬關心的事情,他關注的只是自己離開京城,到江南去享福的機會。
既然巴結上張苑,自然張苑說什么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