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道:“這么說來,張老公爺準備退位讓賢?”
“哈哈,就算不退位,也可以讓我那孫子早些進都督府適應一下。”
張懋笑著說道,“這件事全仰仗于喬你了,光靠都督府的人,就算上奏,陛下也不會聽,倒是于喬人脈廣泛,若是你肯幫忙活動一下……相信堯臣他一定能在朝中有所作為。”
要讓張侖當到張懋這級別的官職,必須靠朝中文官活動,能力或者說軍功都不能成為主要因素,最主要還是倚靠人脈關系。
張懋沒死,趁著自己還有余力,來跟謝遷商議合作之事,等于向謝遷拋出橄欖枝,若謝遷肯幫忙,張懋也不可能白用他,雙方屬于互利互惠的關系。
謝遷為難地道:“年輕人還是要多歷練一下……如今堯臣正跟著之厚到江南平倭寇,怕是一年半載回不來,現在咱們談這些,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張懋笑道:“就算堯臣不在京城,也不妨礙老夫幫他做點事,于喬覺得呢?”
謝遷一陣無語,過了一會兒才沒好氣地道:“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說出來,我現在正為沈之厚準備拋下中原那一大攤子前往江南平倭寇之事煩擾不已,你再遮遮掩掩的話,我要送客了。”
“哈哈,于喬你年紀老大不小了,脾氣還那么沖,到底想要鬧哪出啊?”
張懋說笑間,從懷里拿出一份書折,上面已將他的計劃悉數羅列出來,塞到謝遷手里,道,“于喬看看,若是覺得合適的話,可以在朝中幫忙活動,若不妥你提點一下,老朽會酌情修改。”
謝遷沒直接答應張懋,因為他還沒想到有什么事能去找張懋幫忙。
如今的謝遷對張懋早不再推心置腹,反而在很多事上會反復權衡利弊。
謝遷說要研究研究,張懋實在擰不過,只能先告辭而去。
等回頭謝遷拿起張懋的計劃書看過后,心里直打怵:“這朝中人,一個個要么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謀劃,要么是在為自家子侄奔走,可有一個真心為國為民的?”
思來想去,好像只有沈溪符合他定下的標準……沈溪在很多事上大公無私,而他自認為也是這種人。
為了早些將沈溪方倭寇之事定下,同時也是為穩定江南官場,謝遷連夜將楊廷和叫來商議。
“……張苑之前只在為守備太監的事活動,現在他派人四處聯絡,似乎想把整個江南官場都控制在手中。”
謝遷把自己得到的消息傳給楊廷和知曉。
楊廷和道:“不是剛傳出消息,說是陛下同意讓沈之厚早一步前往江南,無論張公公有何布置,大概都會被沈之厚瓦解吧。”
“消息確定嗎?”
謝遷皺眉,因為他當日沈溪上奏的票擬上寫了不同意,想讓沈溪留在中原將地方叛亂徹底解決后再出發去江南,利用這段時間他搶先把江南局勢穩定下來。
至于張永,謝遷倒不怎么擔心,因為謝遷覺得張永相對識大體一些,這跟張永之前在軍中當監軍太監時立下的功勞有關。
楊廷和點頭:“今夜宮里便會下旨,大概兩天后沈之厚就要從南陽府出發前往江南,他可能比張永張公公更早一步到南京……但行軍之事不好說,就怕沈之厚會輕騎先行前往,江南官場這般混亂,難道他不想從中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