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南京兵部尚書跟守備勛臣間存在競爭關系,現在二人私下協商,若真讓王倬來當這個兵部尚書,很可能會出現結黨營私的情況。
這顯然不是朝廷希望看到的結果。
所有人皆不言,王倬和徐俌笑瞇瞇地看向沈溪,等候答復。
但沈溪遲遲不說話,反而拿起茶杯,湊到嘴邊輕抿一口。
王佐有些著急,連聲問道:“沈尚書,您有何看法,但說無妨,其實在場皆不是外人。”
沈溪環顧一圈,笑了笑:“諸位希望在下評價什么?這朝中事務,本由陛下欽定,朝議會給出妥善的安排……在下剛到江南,豈能喧賓奪主?”
徐俌和王倬剛才還表明決心,這會兒都顯得有些尷尬。
王佐無奈地道:“沈尚書到底非只是兵部尚書,更兼吏部尚書之責,沈尚書的話,相信陛下會聽從幾分……如今正是江南平定海疆之亂時,聽說張公公也得陛下御旨,協同您辦差。”
“是嗎?”
沈溪笑著反問一句,“在下尚是第一次聽聞,卻不知這消息是否屬實。”
徐俌道:“應該屬實,況且就算張公公不相助,難道老夫還能不幫之厚你不成?都是為大明江山社稷出力,只可惜老夫已過花甲,不能提槍上陣,若不然能跟之厚并肩作戰,豈不美哉?”
徐俌說得那叫一個豪氣干云,仿若真的希望跟沈溪一同上陣殺敵,旁邊有人稱贊:“徐老公爺老當益壯,真乃我等楷模。”
沈溪面帶笑容:“徐老若真心報效朝廷,年齡不在話下,不如在下成全,上奏陛下請徐老隨軍一同出戰,我們老少二人共同掃滅倭寇如何?”
“啊!?”
徐俌沒料到沈溪會順著他的話說事,好像是成全他,但其實這番話更像是不識時務的譏諷。
徐俌沒回答,因為根本沒法回答,說好不是說不好也不是,剛才還表明雄心壯志,這會兒推辭不去等于是打自己的臉,他望向沈溪的目光充滿怨責:“你這年輕人怎這般不懂人情世故?我說要跟你并肩作戰,不過是客氣兩句,你還當真了?”
而沈溪笑盈盈望著徐俌,目光好像在回應:“你身為魏國公,永鎮南京,應該知道什么是言出必行,沒人跟你言笑。”
王倬趕緊打圓場:“徐老公爺年事已高,身體不濟,近來更是連續染病臥榻,怕是無法跟沈尚書這般年輕力壯的人同上戰場。”
徐俌順勢道:“對對,老夫身體不比當年,年輕那會兒就算不能做到力能扛鼎,也曾在疆場縱橫馳騁,保我大明太平……可惜歲月不饒人,不許將軍見白頭啊!”
“是,是!”
一群人又在附和,不過這次聲音明顯比之前小許多,顯然都看出來了,沈溪跟徐俌并不是一團和氣,更像是處處挑刺。
徐俌在南京地位雖高,卻無法影響中樞,屬于地頭蛇;沈溪則是過江的強龍,無論是勛貴還是文臣武將,要他們在沈溪跟徐俌之間選擇站位,也知道該巴結沈溪這個年輕有為并且位極人臣的皇親國戚。
沈溪年紀輕輕便身兼吏部和兵部尚書,可以給他們甚至子孫后代帶來實質性的好處,況且沈溪在江南缺少羽翼,此時附庸的話說不定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