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到新城來并沒有急著走,他帶了一百多號人,還有一些騾馬,說是過來幫忙,但其實如同大海里的一滴水,根本就沒法幫到沈溪什么。
他在城內歇宿兩日,到了晚上,城內各處仍舊干得熱火朝天,許多地方燈火通明,非常惹眼。
“怎么回事?”
李凌從歇宿的屋舍出來,見遠處亮堂堂的,卻并非是普通蠟燭或者油燈發出的光芒,而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會發亮的光球。
這種光球數量不少,全都在建筑工地和工廠周邊,在其照耀下,街道雖不說非常明亮,卻比普通油燈和蠟燭強很多。
“李千戶,您晚上莫要到處走,城內各坊區之間禁止通行,除非有專門的令牌才可。您并非是需要值夜的工匠……”
弄堂外有衙差將李凌攔下,不讓其進入大街。
李凌好奇地問道:“遠處那些發光的東西是什么?夜明珠?為何許多地方都那般明亮?”
那衙差笑道:“那是城內所設夜燈,至于如何造出來的小的不知,不過都是沈大人指示工坊里的工匠造出來的,路邊架設了不少線,如果您不小心碰到那些線的話,可能會被電著,就好像被雷劈一樣……不過現在情況好很多,因為遠離地面,常人一般夠不著,當時架設時,很多人因此受傷。”
李凌越聽越糊涂了。
“我想找沈大人。”李凌拱手道。
“入夜后您不要煩擾沈大人,沈大人到晚上依然很忙,若非要緊之事,來日您再去見也不遲。”衙差道。
李凌沒辦法,只能回到自己的屋子,本來他帶著投機的心思而來,可當見到這新城內的景象后,內心有所觸動。
他不由自言自語:“若能就此留在沈大人身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
……
當天沈溪并沒有早早便入睡,他正帶著唐寅、張侖、胡嵩躍和劉序等人巡查城內建筑工地和工廠。
平時沈溪很少會在晚上出來巡查,不過隨著船廠基本修建完成,二十四個大型船塢陸續投入使用,海船建造正式提上議事日程,沈溪對此非常重視,特地前去巡查。
“沈尚書,怎么碼頭這邊到夜晚如此亮堂?那些發亮的東西到底是什么?”
不但李凌這樣的外來人對電燈感到好奇,連唐寅這樣本身就是參與城市建設的親歷者對此也不太了解,這跟唐寅平時少有機會夜里到江邊來有關,只有靠近黃浦江和吳淞江的地方,才會有電燈。
沈溪是通過最簡單的水力裝置來制造電力,依靠的是江河邊的水車帶動發電機轉子產生電流,這時代金屬線制造不易,使得電線的鋪設和電力遠距離傳導成為問題,電燈只能在沿江河地區小范圍使用。
沈溪開發的電力系統不是很完善,如今蒸汽時代都沒到來,想靠電力帶來技術革新不太現實,通過磁場切割產生電流已不易,能用來照明已算是超額完成任務。
“這叫電燈,是沈大人弄出來的,有時間我帶軍師到發電的地方看看,非常神奇,僅僅靠水車帶動,居然這邊就有光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