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爆發沖突只會便宜別人,就算不提朝中聲望卓著、到江南后也能控制局勢的沈溪,就算是錢寧和江彬之流便足夠讓徐俌頭疼。
八月初六,徐俌去看望張永,表面上他是來商議事情,但其實是變相給張永送禮,同時試探一下張永的口風,畢竟之前朱厚照決定南巡還是從張永口中傳出來,后來以徐俌查知,連京城內的人都是事后才知曉,徐俌便對張永在朝手眼通天的能力越發看重。
“……張公公,陛下即將南下,你可知圣駕幾時動身,幾時抵達南京?”
徐俌準備好好招待一下皇帝,他接掌魏國公爵位后,還沒有哪位皇帝到過南京城,即便他曾去過京城拜謁過皇帝,但在南京自己的地頭接待圣駕,意義總歸有所不同,徐俌也知朱厚照是什么性格,他準備投其所好,讓自己也得到圣眷。
張永坐在守備府大堂的太師椅上,伸手去端茶杯,聞言稍微一怔,隨即搖頭:“陛下就算南巡,時間也不會太早,估摸要到中秋后才動身,九月中旬以后才會抵達……陛下不一定會進南京城,可能直接前往新城,陛下此行的最終目的是跟沈大人相見……所以魏國公莫要去操心。”
在一些事上,張永沒有刻意隱瞞,怎么想便怎么說,避免讓徐俌生出誤會。
不過在徐俌看來,張永這話不那么實誠,心想:“陛下好不容易南下一趟,自然要到南京城來游玩,這里有皇城,有親軍十七衛,更有聞名天下的秦淮河,去沈之厚建造的新城不是給自己找罪受么?聽說那里連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小皇帝可不是能吃苦的人,肯定知道怎么取舍。”
徐俌沒有跟張永爭辯,笑著說道:“就怕陛下突然改變主意,造訪金陵,到時準備不及……公公最好跟南京內監各衙門打好招呼,若是陛下來的話,自然會住進皇宮,還有教坊司也要多準備節目,讓陛下盡興。。”
明面上贊同張永的話,但其實打心底不認同。
張永道:“迎接圣駕之事,陛下屬意沈大人安排,之前所下圣諭也是這么吩咐的,就算陛下真要到南京來,也可等陛下確定后再準備也不遲,畢竟吃的住的玩的都是現成的,最多就是加強安保措施,跟當日沈大人來南京有多大區別?”
徐俌笑道:“就算上次之厚到南京,老夫照樣做了不少準備,一般人看不出來罷了……”
張永瞇著眼:“魏國公只管再依樣畫葫蘆一次罷。”
徐俌臉上笑容更盛,他意識到張永對自己缺乏足夠的信任,這也跟二人身份立場對立有關,不過二人都盡量避免起沖突,張永性格有些刻薄,也不會跟徐俌真正撕破臉皮。
徐俌道:“先不提陛下到江南之事,就說這新城……之前我等派人給那邊送了價值十萬兩的物資,糧食鐵器石炭都有,甚至包括建造船只用的材料,卻沒見那邊派人來溝通一番……張公公,你說咱是否還得繼續幫忙?聽說沈大人那邊缺錢缺得厲害。”
“怎么,魏國公想替沈大人分憂?”張永神色很怪異。
徐俌正色道:“能幫上忙的地方,老夫自是責無旁貸,不過之厚之前沒跟我們提,現在見他一面都困難……不過,老夫聽說他派了不少人到各處,跟地方討要貨物,說來也奇怪,這閩粵、江西、湖廣等處都在給他輸送物資,銀子一概記賬……朝廷至少拖欠了他上百萬兩銀子。”
張永沉默半晌,搖頭道:“此事關鍵在于朝中人態度,不關咱們南京的事情。”
“不能這么說。”
徐俌表情嚴肅,“之厚有麻煩,咱能幫就盡量幫上一些,朝廷調撥是否到位,那是朝廷的事,咱管不著,但若咱什么都不做的話,回頭之厚在陛下跟前告我們一狀該如何?”
張永瞪大眼:“他告我等什么?”
徐俌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之厚到江南雷聲大雨點小,你看看他剛來時多么意氣風發?結果一頭扎進被倭寇禍害得一窮二白的上海縣城,居然不出來了……張公公去看過他,你覺得他到底有何目的?準備在黃浦江邊當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