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們都在用肉眼觀察島上的情況,私下里有一些流言,有說已將賊寇打得七零八落的,也有說戰事處于膠著狀態的,不過普通將士對沈溪很有信心,覺得就算最初上島的是京營那些沒經歷過大戰考驗的將士,也不至于被一群土鱉打敗。
而沈溪的指揮艦上,荊越終于進到船艙,看著沈溪正對著地圖手里不住比劃,嘴上嘟囔著什么,站在旁邊不說話。
除了他外,寬闊的船艙里只有云柳和幾名侍衛。
這艘指揮艦是六艘大船中的一艘,全船龍骨長40米,總長50米,寬15米、深23米,吃水7米,重1500噸,有4層甲板,裝備50門主炮,建造時消耗大約1500根柚木,30噸鐵,泊靠在海上猶如一座巨型堡壘,就算是在湍急的海浪中也異常平穩。
此時荊越很想打破沉默,卻沒那膽量,只能干瞪眼。
“大人。”
就在荊越昏昏欲睡時,船艙門口傳來一個聲音,不由心中一驚,等他回過神來發現是沈溪身邊的老熟人,也就是熙兒時,心情才輕松一些。
沈溪沒抬頭,云柳走到門前低聲問了兩句,荊越沒聽清楚,很快云柳回到沈溪身邊,附在沈溪耳邊說了一番話。
荊越有些莫名其妙,更多的是委屈,感覺自己的存在給情報傳遞帶來麻煩,有很多事不能被他知曉一樣。
沈溪聽到云柳的奏報后抬起頭,沖著荊越吩咐:“傳令下去,艦隊警備解除,將士們可以去休息了……距離天亮還有一個多時辰,差不多卯時就得起來,然后開始登島。”
荊越問道:“大人,島上情況到底如何了?”
沈溪道:“島上局勢已基本穩定下來,宋將軍將襲營倭寇擊退,今晚應該會太平無事……不過天亮后,我們將發起登陸,然后匯合宋將軍所部,進兵島嶼深處,跟倭寇正面交鋒。”
荊越點了點頭表示會意,躬身退出船艙。
荊越離開后,云柳道:“大人,是否要派出部分艦只去島嶼南邊看看?要是發現倭寇的船只,可及時轟沉,阻斷其退路!”
沈溪低頭繼續看地圖,道:“之前沒發現倭寇的船只,但不代表他們是破釜沉舟,要跟我們死磕到底,更大的可能是他們將船只藏起來,關鍵時刻逃竄……”
“倭寇的主力艦隊已南下,留下的雖算不上蝦兵蟹將,也屬于被放棄的那路人,這一戰的結果可能會讓他們身首異處,戰意不會高。”
“雖然此前我說過速戰速決,力爭全殲敵人,避免把戰事無限拖延下去,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既然眼前的對手已無死戰到底的決心,那就可以適當給他們一個希望,其實脫離島嶼庇護,到海上他們更不堪一擊!”
云柳道:“就怕倭寇趁著夜色逃竄。”
“不會的。”
沈溪胸有成竹地道,“賊寇防止我們突然來襲,事前做了大量準備,怎么可能不掂量一下我們的分量就退走……你跟熙兒先去休息,天亮后陪我一起上岸,說起來就算這船只看起來像海上堡壘,但終歸還是有些搖晃,我早就想到島上去了。”
……
……
時間慢慢過去,眼看快到天亮,島上那邊有船只過來,卻是宋書派人來將昨晚的戰果向沈溪報告。
沈溪見過信使,命令艦隊揚帆,往衢山島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