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櫟唯環顧四周,臉上露出不屑之色,心中卻暗嘆:“幸好這次是沈之厚中埋伏,且有佛郎機人和這么多海船形成包圍圈,不然的話還真不知該怎么收場,就算如此,要獲勝恐怕也要付出慘痛代價!”
……
……
大明水師戰艦跟海盜船,終于進入“短兵相接”的階段。
雙方火炮都在發射炮彈,炮聲隆隆,響徹天地,不過顯然海盜船的火炮射程不夠看,而大明戰艦的火炮射程遠不止兩里,在調整火炮角度后,發射出去的炮彈已有三里之遙,這也是火炮密閉性顯著提高的結果。
沈溪這幾年不但研究火槍,也在研究火炮,只要是先進的、能改變戰場進城的東西,他都讓高薪聘請來的工匠研究。
就算之前對于火炮已研究得非常透徹的佛郎機人,也無法做到大明火炮的先進程度,沈溪改造后的火炮基本沒用到西北一戰中,畢竟射程遠的加農炮非常笨重,并不適合陸地馬匹車輛運送,那時沈溪千里奔襲,所帶基本是相對輕便和能對騎兵造成大規模殺傷的霰彈炮和近距離的榴彈炮,到如今海戰時,才將這些笨重的加農炮派上用場。
“轟!”
隨著一聲聲火炮發射,炮彈在空中劃過美妙的弧線。
當炮彈降落時,要么在海水中直接炸開,要么在船板上炸開,而每次的爆炸都會形成耀眼的火光和震耳欲聾的鳴響,爆炸的威力遠比之以前黑火藥的炮彈更可怕,且不會產生太多煙塵。
“嘩……”
當又一艘中型海盜船被兩顆幾乎同時落到甲板上的炮彈炸得面目全非時,海盜們迅速意識到,這種火炮和炮彈并非想象中花里胡哨的無用之物,而是切實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船板上的賊寇直接被炸飛到天上,血肉模糊中,隨同散落的船板碎木片一同落到海水中。此時船上的桅桿被炸斷,船只失去動力,慢慢停了下來,此時不知從哪里又飛來一枚炮彈,炸開后高溫高熱把帆布引燃,很快船只便被熊熊大火包裹。
后續賊船還在繼續前進,不過那些在海上無所忌憚的海盜此時已嚇破膽,很多人看到有炮彈飛落到自己船只周圍,干凈利索地從船上跳下來……沒等船只被炸毀,他們先投了海。
“轟隆隆……”
火炮繼續發射,隨后又有七八條海盜船被炸毀。
這些炮彈并非是大明水師大型戰艦上發出,只是部分中型船只上的火炮所為。
至于火炮規格是否一樣,賊寇無法知曉,以他們料想,既然不太牢靠的中型船只都可以發出射程超過兩里的炮彈,那明朝水師大型戰艦至少能發出三里甚至更多里程的炮彈。
無論是東邊的明朝海盜,還是南方的倭寇,都明白要戰勝眼前這支明朝水師,并非易事。
后續海盜船無戀戰之心,尤其那些頂在最前面的船只,本以為可以一舉將明朝水師船陣沖破,誰知道還沒沖到自己火炮射程內,己方船只便接二連三被摧毀。
奈何因為船帆鼓足,此時連退路都沒有,船只上大批海盜因恐懼直接選擇跳海,形成讓交戰雙方都嘖嘖稱奇的場面。
東側海盜船只沖過來的大概有三四十艘,后續還有六七十艘船準備沖過來,但海盜們發現沖在前面的船只逐一被明朝水師戰船上的火炮給兵不血刃擊沉且轟散架后,后續船只便不敢再往前沖。
揚起的帆硬生生被側開方向,有的干脆降帆以躲避火炮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