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問道:“不知事態發展到如何地步,沈尚書才會跟郡主見面?”
沈溪搖頭:“這就要看寧王的態度了……寧王若真的謀逆,那就不再會有下文,到時請她識趣離開……還有便是看陛下是否真的會御駕親征,總歸現在不是我見她的時候。”
……
……
沈溪到底沒跟唐寅說明白,自己怎樣才會跟朱燁見面。
唐寅回去見到朱燁之后,顯得很遺憾,有種沒有把事做好的負罪感。
朱燁很期待,問了唐寅具體情況后,臉上露出失望之色。
朱燁道:“本以為唐先生出面,沈國公會賜見,沒想到結果竟然會這樣……唉!”
唐寅無奈搖頭:“在下并非沒有跟沈尚書說明白,但以沈尚書之意,現在一切都要看寧王的表現,若寧王真的舉兵反叛朝廷,那無論沈尚書如何出面,都改變不了事態進展。”
朱燁為難道:“現在就是一群宵小之徒在陛下跟前誣告,沈國公出面說一句話,比旁人說百句、千句都管用,若陛下繼續誤會下去,事情發展下去真的能預料嗎?”
唐寅道:“若寧王的確無謀逆之心,大可親自到南京負荊請罪,到時沈尚書定會替寧王求情。”
唐寅說的話太過“天真”,連朱燁都用一種古怪的目光打量他,半響后無奈搖頭:“若寧王去了南京,怕是十死無生。”
唐寅想了想,再道:“不過郡主可暫且留在此處,沈尚書之意,可等事態后續發展,再決定是否出面。陛下在此事上并未聽取沈尚書意見,您該明白陛下此舉是何緣由,若陛下沒有查到寧王有確切的謀反證據,絕對不會輕言出兵。”
朱燁皺著眉頭:“唐先生不會真以為陛下是因寧王謀逆才出兵的吧?寧王現在是否謀逆,對于陛下和其身邊佞臣來說已無關緊要,就算沒有謀逆之舉也會被陛下拿下問罪……”
“許多人依附寧王生存,若他們被朝廷討伐,會讓整個家族蒙難,只能推動寧王做一些事情,此舉可謂是君逼臣反。”
……
……
菊潭郡主朱燁到沈溪這里來游說,沒起到任何的效果,畢竟沈溪知道避諱,尤其是現在是非常時期,他不想給人落下話柄。
朱燁沒見到沈溪,暫且也沒離開,停留在新城內似耐心等候,但以唐寅的能力是沒法勸動沈溪的,到最后唐寅自己也選擇了回避。
沒過幾天,便有消息說朱燁到新城的事,好像是有人故意放出風聲來,讓朱厚照知道菊潭郡主是代表寧王到新城找沈溪游說,消息很邪乎,沒過多久就傳遍大江南北。
短短幾天時間,張苑、徐俌和張永等人都知曉此事,卻沒人敢上報皇帝,即便是去面圣提及戰事準備情況的張苑也沒說。
連皇帝跟前的人也在有意避諱,哪怕有些人想據此引經論典,有意針對沈溪,也不敢隨便在寧王謀反之事著手,他們感到這種事鬧不好就會引火燒身,而這把火并不是來自于寧王或者菊潭郡主,而是皇帝和沈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