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矛盾深刻時,不是一邊放軟話就能妥協,很可能會殃及池魚。
朱厚照在南京城又突然失蹤了,居然主動找張苑和江彬問及有關戰事準備,卻因為張永和徐俌的陽奉陰違而令糧草和輜重無法湊齊。
張苑本來想找機會在朱厚照面前告狀,卻被江彬搶了先……江彬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好像迫不及待要發兵。
……
……
南京皇宮,朱厚照看上去精神不錯,前幾日染病的頹勢完全不復存在。
朱厚照好像被什么人什么事刺激到一般,漲紅著臉說道:“朕病情已無大礙,再者兵馬和糧草還有船只都已準備齊全,實在沒理由繼續留在南京城,不如即刻發兵,十萬大軍足以鏟昌府。”
張苑道:“陛下,如此出兵,是否太操之過急了?可以再準備一段時間才成行。”
江彬瞄著張苑:“張公公這是怯戰嗎?什么事情都準備好卻拒不發兵,就好像光打雷不下雨,外人會怎么說?難道我們會怕了那幾個賊寇不成?現在寧王已有順江而下蕩平江南的趨勢,再不發兵,難道就不被敵人占據先機?”
張苑不知兵,本想跟江彬爭論兩句,卻突然意識到這次江彬和朱厚照立場如此一致,更好像是早就商議好的,心道:“這小子一定是單獨跟陛下進言,還將江西地界的叛亂夸大其實,以妖言蒙騙陛下,讓陛下早日發兵給他立立業功的機會。”
朱厚照對于寧王謀逆之事沒有任何遲疑,道:“張苑,朕之前跟你提過安排一個副帥,你考慮得如何了?可有合適人選?”
張苑之前根本就沒想什么副帥的事,都在跟張永和徐俌等人作對,現在突然皇帝下定決心出兵,是何原因都不清楚,他很難作答。不過他心里憤憤不平,想到徐俌和張永在背地里做文章,好像是故意挑唆一般說道:“陛下,以魏國公徐俌為將,可穩定軍心,領兵出戰最合適不過。”
朱厚照皺眉道:“可惜他不是文臣,以朕的意思,以文臣作副帥最好。”
張苑心道:“最好的副帥必定是我那大侄子……陛下就算不信任我那大侄子,也該相信兵部陸侍郎,還有王守仁那小子,何至于讓我來舉薦?不過把姓陸的和王守仁調來南京城,怕是時間上來不及。”
張苑道:“若是陛下覺得不合適,可以讓南京兵部左侍郎王倬領兵,想來不會讓陛下失望。”
朱厚照搖搖頭,顯然對這兩個人選都不太滿意,最后朱看著江彬,似乎有意考校,看看江彬有什么合適人選。
可惜的是,江彬也沒好人選,看著朱厚照發呆。
朱厚照御駕親征,名義上是主帥,但其實真正調兵的大權都集中在副帥手中,畢竟他作為皇帝對于軍事了解不深刻,副帥的職責更多是配合他這個皇帝行事。
朱厚照想了想,自言自語:“現在南京沒什么大才,還是用軍中有威望的宿將比較合適,就以魏國公為副帥吧。南京兵部尚書一直空缺,這次朕出兵,無論如何都要把尚書之位安排下來……就讓那王倬來學習一二,聽說他本事還算不錯。”
張苑心想:“陛下這是從何處聽說王倬能力不錯?我又沒在陛下面前進言,難道是江彬?又或者是小擰子?”
想到這里,張苑心里不由非常郁悶:“明明我每天都能面圣,好像陛下平時也并不會見外人,怎么現在好像我所獲取的消息都落后一大截……,陛下現在到底信任誰?”
朱厚照朗聲道:“既然現在事情都定下來,那就兩天后出征,朕這兩日正好可以好好準備一番。兩天后朕將會登船出征,十萬大軍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