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俌下達撤兵軍令時,天色已大亮。
一夜都在疲于應付叛軍進攻的朝廷兵馬終于可以松口氣,保護著徐俌往墩上撤退。
隨即寧王各路人馬從四周山上殺下來,又是一場血戰。
本來徐俌以為可以整頓兵馬再戰,但發現殺出來的寧王兵馬無論是數量,還是戰斗力,都超過他麾下兵馬時,便無心戀戰,卻不知寧王只是在故布疑陣,其實這一夜寧王兵馬損失也很大。
一邊是無心戀戰,而另外一邊則急于建功立業,勝負的天平到天亮后徹底傾斜向寧王兵馬一邊。
徐俌本來就沒多少帶兵經驗,他想的是先把自己中軍這一萬多人馬撤出包圍圈。
而寧王也的確沒能力派兵進攻徐俌的中軍,之前主攻方向也是徐俌部側翼,徐俌且戰且退,誰知道在墩上遭遇從安慶退下來的兵馬,前有追兵,后有堵截,驚魂未定下,折道向東,翻山越嶺向青陽縣城撤退。
一路狂奔四十里,到中午時才發現寧王兵馬沒有追來。
“公爺,看起來敵寇已撤回去了。”
徐程這一路擔驚受怕,很怕全軍覆沒,自己也遭殃,但到最后發現,原來寧王用兵也不過如此。
徐俌望著遠處的山巒:“怎么回事,寧王不派兵追了?其他幾路人馬可有撤回?”
徐程面色困窘:“張將軍那路人馬回來了,但損失慘重,至于藍將軍和李將軍統領的兵馬……暫時不知在何處,我們麾下的兵馬現在集合在一處,怕是不到兩萬……”
“吁。”
徐俌不由吸了口涼氣。
本來帶了五萬人馬來,這還沒這么著,一夜間損失已超過三萬,這還不算四處潰逃的民夫。
徐程道:“現在看來,應該是在昨日亂戰中,有兵馬跟中軍錯開了,損失未必太大,而且我們也取得不小戰果。現在這里已非久留之地,應該早作籌謀……”
徐俌懊惱地道:“寧王現在沒有殺過來,應該是在跟那些沒有撤出來的兵馬交戰,馬上派出斥候去查探情況,切記不可戀戰,若是發現有兵馬被圍困,趕緊上報過來。”
徐程緊張兮兮道:“那公爺,咱不撤了?”
徐俌怒道:“現在撤就等于承認失敗,就算我們損兵折將,也要先把寧王的兵馬拖住,等待南直隸和閩浙各處調集兵馬前來增援……魏國公府幾世英名,不能葬送在老夫手里。”
“得令。”
徐程見徐俌氣急敗壞,不敢再忤逆徐俌的意思,趕緊去安排偵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