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苑見對方不回應,便用陰陽怪氣的腔調道:“我家公子的話,你可有聽到?為天子牧守一方,需體諒民生不易,記得多派衙差上街巡邏,若遇到鬧事的一概抓起來,但別抓錯人了……我家公子帶人上街可不是惹是生非,而是維護市井秩序。”
“知道了!知道了!”何同知按部就班回話,頭垂得越來越低,眼看額頭都快挨著膝蓋了,這種狀況讓朱厚照意興闌珊,一擺手道:“卻不知這徐州地方做事是否妥當,回去看看情況吧……走了!”
言罷,朱厚照帶著一群人浩浩蕩蕩出了州衙,把里面上上下下幾十號官吏嚇得雞飛狗跳。
等朱厚照走后,何同知趕緊進去找自家知州,商議對策。
……
……
朱厚照瞎折騰,唐寅和蘇通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對于朱厚照到底要達成什么目的,連一向自詡足智多謀的唐寅都沒看懂,無奈之下只能把這邊的情況寫信告之沈溪。
原本唐寅想跟沈溪保持距離,但在張永和小擰子相繼跟他示好,且表達結盟之意后,唐寅終于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在于得到君王多少寵幸,而在于自己背后的靠山是沈溪。
若是皇帝有什么特殊情況自己卻不跟沈溪打招呼,等于是自絕門路。
唐寅這邊還在忙著寫信,蘇通已經派人把信函送往新城。
不過二人都知道,就算沈溪看到信并及時回復,消息一來一回最快也要個五六天,中間發生什么事實在不好說,必須要先做出應對。
蘇通沒有主意,只能登門求教唐寅。
唐寅盡管也沒看懂皇帝的用意,但在蘇通面前卻表現出一副一切盡在掌握的姿態。
唐寅道:“陛下此舉看似胡鬧,卻也暗藏深意,你還是別多問……陛下若有吩咐照做便可。”
蘇通聽得云里霧里,道:“唐先生準備如何應付?陛下可是對你有所交待?”
唐寅搖頭道:“陛下這幾日都自行出游,未曾讓我等隨駕,不過這種狀況應該持續不了幾日,稍后便會有結果……你早些回去吧。”
蘇通見唐寅表現出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只能匆匆告辭。
唐寅則滿腹疑惑,根本看不懂朱厚照出什么招,而眼下徐州城內的確鬧出不少亂子,唐寅作為皇帝跟前的“謀士”,對此無能為力,實在是有些汗顏。
……
……
本來唐寅以為消息至少要兩三天后才能傳到沈溪耳中。
但其實朱厚照在徐州城內帶人鬧事的次日沈溪便已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這得益于沈溪麾下情報體系的完善,用飛鴿傳書的話,一千里的距離,只需兩三次信鴿接力便可完成信息傳遞。
云柳把這件事告知沈溪時,非常著急,畢竟此前沈溪就表露出對皇帝胡鬧的擔心,很害怕朱厚照回京途中出什么意外……云柳跟唐寅一樣也看不懂皇帝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