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本來有很多話想問,但此時他顯得很謹慎,行禮后送高鳳出門,一句多余的話都沒有。
高鳳離開后,謝遷馬上對隨從道:“去戶部把楊應寧叫來……老夫出去辦點兒事情,很快便會回來。”
……
……
楊一清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來到謝遷的小院之后,他還在琢磨有關上奏勸諫皇帝之事。
過了大概一個時辰,謝遷才風塵仆仆回來,楊一清趕緊上前見禮。
謝遷一抬手,示意楊一清坐下,隨即道:“之前聯名上奏之事,就此作罷。”
楊一清并不覺得有何意外,頷首道:“照眼下的情況,的確就算上奏勸說陛下,也很難奏功。”
謝遷道:“不是因為這個,就算再難勸,為人臣子也該盡到自己的本分,只是現在有人叫停了此事。”
“何人?”
楊一清順口問道。
謝遷遲疑了一下,指了指皇宮方向。就算他沒有明言,楊一清也立馬明白是怎么回事。
二人相視一眼,心照不宣。
謝遷道:“張家兩位國舅爺,明天就會動身去徐州,勸說陛下回京……老夫的想法是找人一同前往。”
楊一清心里一沉,暗忖:“謝閣老叫我來,是讓我去嗎?”
楊一清沒問……他有些膽怯,沈溪不在京城時,謝遷話語權太高,楊一清根本沒有與謝遷叫板的資格。
謝遷自顧自說:“英國公那邊,想讓堯臣早些回京師,老夫準備另行上奏陛下,請調之厚回京。”
楊一清神色嚴肅:“閣老決定了?”
之前謝遷對沈溪返回京城非常抵觸,想方設法阻止,甚至不惜破例調撥錢糧給沈溪,非要把沈溪按在江南之地不得歸。但現在謝遷好像被什么事觸動,居然主動提出要調沈溪歸京,這跟太陽從西邊升起有和差別?
因事關重大,影響以后朝中局勢,楊一清不得不問清楚。
謝遷嘆道:“本來老夫打算讓之厚繼續留在江南,這對穩定江南以及朝局大有助益。奈何陛下回京途中便拿司禮監開刀,回京后朝中必定會有大規模人員更迭,老夫自知年老體邁沒法跟陛下爭論,只好讓之厚早些回來。”
楊一清心道:“本以為謝閣老是因張氏外戚插手陛下之事才會有此下策,卻未曾想是跟陛下撤換高公公有關。”
謝遷道:“不用幾日,司禮監李公公便會抵達京師,以后內閣事務會跟他對接。戶部再有何事,你也不必再來跟老夫商議,按照以前的規矩,奏疏走通政司……陛下回來前,這京城官場的規矩也該變一變,不能再像以往那般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