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胡璉要接替王瓊出任三邊總督,楊一清心中不是個滋味兒。
胡璉在朝中的根底太淺了,哪怕之前追隨沈溪屢立戰功,但始終做巡撫都屬于戰時破格提拔,現在突然說要讓胡璉去當西北出任最高軍事統帥,楊一清心中更覺得正德皇帝偏向于提拔重用沈溪派系中人。
但隨即楊一清又一想:“德華卻不是之厚的人……之前謝閣老在西北時,他處處都以謝閣老的命令為先,此番德華回到京城,對之厚應該是一種制約。”
……
……
楊一清和李鐩一起到了兵部大門前。
謝遷、楊廷和、張子麟等人也聞訊趕來,而自徐州趕來宣旨的天使,乃是司禮監隨堂太監劉理和谷清。
“幾位大人都來了?”劉理跟張苑的關系很好,地位比谷清要高,此番由他出任傳旨正使。
劉理和谷清身旁是兵部兩位侍郎,左侍郎陸完剛從山東回來,此前他都在山東地區領兵平叛以及賑濟災民,右侍郎王守仁則一直留在京師打理兵部事務。
因為劉理和谷清等人是從兵部衙門內出來,說明傳旨已結束。
謝遷才剛剛趕到,直接上前問道:“真的是陛下派兩位公公回京傳旨?”
劉理笑道:“瞧謝閣老這說的……若非陛下圣諭,誰敢帶圣旨回來呢?”
謝遷道:“兵部尚書更迭,當以朝議論定,為何陛下突然下旨,朝中竟無一人知悉?此事可有跟前任尚書商議?”
周圍的人見謝遷態度,都覺得難以理解。
連楊一清都在想:“謝閣老一向對于之厚身兼兩部尚書意見很大,朝中非議聲也頗多,為何此番卻好像對之厚卸任、德華升遷之事有諸多不滿?難道只是因為不合規矩?”
劉理本來笑臉相迎,聞言不由板起面孔來,搖頭道:“謝閣老提的問題,小的一概不知,要不您老上疏問問陛下?”
谷清在旁幫腔:“陛下要不了多久便會回京師,屆時謝閣老親自去向陛下詢問也是可以的。”
謝遷臉色漆黑,在場人中數他的地位最高,說話份量十足,但在王瓊接替沈溪出任兵部尚書之事他卻一無所知,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謝遷道:“江南初平,民心不穩,西北也是亂象叢生,達延汗隨時都會卷土重來,此時對于兵部尚書更迭之事,再怎么慎重也不為過。老夫必定上奏,請陛下收回成命,一切等陛下回京,與大臣們商議過后再決定也不遲。”
楊一清心想:“謝閣老剛說讓之厚回京,這邊陛下便撤換之厚兵部尚書之位,看起來陛下已搶先出招,謝閣老不急才怪。”
沈溪回朝之事原本模棱兩可,這一刻算是拍板定下來了。謝遷之前一直猶豫不決,但現在王瓊進京,兵部尚書之職搶先進行更迭,謝遷感受到暴風雨即將來臨的氣息,立即拿出他身為首輔的氣派來。
劉理和谷清根本就沒資格跟三朝元老謝遷叫板,對于謝遷的質問以及決定,沒法發表意見,相互看了一眼便灰溜溜離開。
隨后謝遷把朝中主要文官召集到一塊,重點提了沈溪回朝之事。
楊一清原本對于謝遷委命他向皇帝上奏壓力巨大,現在終于輕松了,便在于謝遷聯合朝中眾人一起上奏,不過上奏中除了提出讓沈溪回朝外,還著重指出如今朝中不適合人員變動,分明是想堵住王瓊升任兵部尚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