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鐸的學生基本是年長的秀才和舉人,病逝前謝鐸在草堂這里一面教授時文寫作,一面評點市面上流行的詩詞文章,每次講習都像是文會,江南子弟趨之若鶩,若不是嚴格限制人數,估計每次草堂都會被擠爆。
沈溪回想起謝鐸的音容笑貌,心中多有感慨。
本來沈溪有意見見寧兒,但想到如今寧兒歸入謝氏族譜,暫時不會拋頭露面,沈溪心中的哀傷消減不少。
……
……
沈溪在謝鐸的草堂停留一個多時辰才,最后拜祭了靈牌才出來。
出草堂時,大批人聚集圍觀。
也是因沈溪名聲在外,以他如此尊貴的身份地位前來吊唁,城中名流士紳趕緊借此機會攀親近。
謝鐸在南京交游廣泛,門生故舊聞訊絡繹不絕趕來,希望可以通過這個機會跟沈溪混個臉熟,卻因沈溪來去匆忙,很多人尚未及抵達。
即便如此,還是不斷有人擠到近前來,向沈溪打招呼,沈溪沒擺他國公或者朝中兩部尚書的架子,對來人一一回禮寒暄。
穿過密密麻麻的人群,沈溪正要上轎離開,忽然侍衛來報,魏國公徐俌前來拜會。
若是其他人,沈溪不會太在意,一定會先回客棧后再見,但徐俌畢竟是堂堂國公,沈溪沒法躲避,只能站在轎旁等候。
徐俌帶著大隊侍衛,騎馬而至,遠遠見到沈溪后大聲招手,到了近前翻身下馬,伸出滿是皺紋的手湊向沈溪。
沈溪無奈之下,只好迎著握上。
隨即二人一起來到草堂正堂,坐下來后,一干隨從全都退了下去,堂上只剩下沈溪跟徐俌二人。
徐俌笑道:“之厚來南京,應該提前跟老夫打聲招呼才是,如此迎接準備也充分些……之前派人去護送,路途中險些錯過……之厚你招惹的仇家太多,南京看起來平靜,實則底下暗流洶涌,切不可疏忽大意。”
沈溪點頭道:“徐老有心了。”
徐俌道:“老夫早就知道你跟謝老祭酒的關系,這不之前謝老祭酒病逝,老夫也曾派人送來慰勞物品,卻未親自前來拜訪,此番知道你過來,特來看看……”
徐俌擺出一副熱心的模樣,沈溪也沒什么避忌,跟徐俌簡單說過自己跟謝鐸的關系,然后直指主題:“徐老這次前來,也是想問問在下到南京的目的吧?”
“啊?”
徐俌驚訝不已,“之厚不是回京途中,路過此處么?”
沈溪道:“自從在下出發以來,已有多人對在下行蹤感興趣,聽聞坊間更是有傳聞,說在下來此的目的是奉皇命辦案。說來慚愧,在下到南京,主要目的是為吊唁謝老祭酒……故人離開,心中感懷,不來看看實在過意不去……”
徐俌苦笑道:“之厚你之前對王尚書,好像并非如此說的。”
沈溪道:“在下說什么做什么,瞞不過徐老。在下是跟王尚書說過,此行南京是整頓官場,但其實不過是陛下臨時所下御旨,讓在下協助欽差辦理,但其實到現在欽差是誰,以及這官場如何個整頓法,一概不知。”
“這……”
徐俌臉上滿是疑惑,對沈溪所言將信將疑。
沈溪再道:“至于如何整頓官場,并非在下一人之力可為,不過就是清除冗官冗員的問題,犯不著長久留在江南,在下此番得皇命回京,事情更加緊急和重要些……徐老以為呢?”
徐俌笑道:“那是當然,回京城當然比別的事情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