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趙銘愈這一說,呂梁霖等人面如死灰,這些人本想通過跟沈溪合作,獲得利益,但如果接下來見不到沈溪,那很可能他們一文錢賺不到,而之前已拿出來的糧食也有很大可能血本無歸。
旁邊有府衙屬官小聲提醒:“趙大人,這么做不妥吧?是否先請示一下沈大人?”
趙銘愈一抬手:“此事本官完全可以做主……本官乃開封府一方父母官,有關地方募捐糧食及調運,屬份內之事,總不能什么事情都要驚擾沈國公吧?本官若連這點事都做不好,以后還怎么在朝中立足?”
“你們都聽清楚了,這次沈國公來到開封府,有言在先,地方自行籌措賑災糧款,若誰不從,到時兵丁臨門,別說本官不近人情。”
這下除了呂梁霖等商賈外,連那些世家大族的代表臉色也都變得很差。
沈溪說的是借糧,而趙銘愈說的是“募捐”,這二者間差別太大了,本來那些商賈還想傾盡家財賑災,現在經趙銘愈這一說,都開始考慮及時止損的問題,沒人會無私到為了別人犧牲自己。
“謹遵知府大人號令。”
幾名跟趙銘愈走得近的士紳站了出來,行禮領命,就此奠定基調,如此一來沒人再敢站出來出言反對。
……
……
呂梁霖帶著幾名商賈代表出了知府衙門,憂心忡忡。
一人追上來,向呂梁霖詢問:“呂當家,現在當如何是好?沈大人那邊說得是很好,但問題是現在是趙知府拒不認賬,好像還想強行出頭,阻止我們跟沈大人相見。”
呂梁霖道:“以前都說官官相護,現在看來,未必如此……沈大人跟趙知府意見就相左……以老夫看來,沈大人絕對不是誆騙我等,否則他也不必允諾明日相見。”
另一人亦步亦趨,問道:“或許沈大人從一開始就不想見我等,只是礙于面子,現在借著趙大人的口把話說出來?有沒有這個可能?”
呂梁霖回頭往說話人身上看了一眼,皺眉道:“那你希望沈大人言而無信嗎?”
那人嘆道:“不是鄙人非要如此說,實在是有些事不受我等控制……想那沈大人位高權重,何必跟我等商人糾纏太深?還不是看中我們手上有糧才虛以委蛇?真以為沈大人會對我等另眼相看?”
這下呂梁霖不說話了,因為他知道沒有功名傍身的商賈有多低賤,這在農耕社會根本得不到認同。
旁邊又一人道:“看來現在我們不能拿出太多糧食,不然可能真的血本無歸。”
呂梁霖搖頭,道:“這么好的機會,若錯失,以后就就再也沒了……沈大人到開封,實乃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要想方設法得到他的認同……之前不是說要全力以赴嗎?怎么現在都打起退堂鼓來了?”
“這個……”
旁邊幾人面面相覷,顯然他們都沒有自信。
呂梁霖道:“走一步看一步吧,現在直接論定不太合適,最好是找人跟沈大人那邊打聲招呼。既要讓沈大人滿意,又不能落了趙知府威風,畢竟咱以后還要在開封府做營生,除非各家不想過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