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儲見楊廷和回來,很是欣慰,畢竟可以多一個人來分擔朝事,他也能輕省不少。
內閣四位大學士,平時謝遷少來,甚至不來,楊廷和最近又一直借故不來,使得所有的差事都壓在梁儲和靳貴身上,而靳貴資歷又淺,很多事情做不了主,使得所有事情都需要梁儲費心。
楊廷和坐下來:“我剛去見過謝老。”
“哦?”
梁儲親自端了一杯茶過來,放到楊廷和面前,道,“謝老有何囑咐?”
楊廷和目光如炬,望著梁儲道:“謝老讓我以后好好輔助你,打理好內閣之事。”
雖然語氣平靜,但話語中明顯帶著濃濃的妒忌。
連梁儲都能聽出對方言語中的不滿,就像是原本屬于楊廷和的東西被梁儲奪走。
梁儲并不想評價誰來繼任內閣首輔之事,因為在他看來,規矩始終是規矩,他梁儲就是入閣比楊廷和早,若是想他讓賢,除非是就此退出朝堂,而梁儲自認為身康體健,尚能為朝廷效命幾年。
梁儲道:“謝老春秋鼎盛,實在不該輕言離開朝堂,朝堂需要他這樣的能臣輔佐。”
楊廷和道:“叔厚,你真如此看?”
被楊廷和如此質問,梁儲面子稍微有些掛不住,道:“介夫,很多事還是冷靜下來處理為妥。”
梁儲把楊廷和當朋友,不想因此而跟楊廷和交惡。
以后同殿為臣,需要互相扶持,至少梁儲不認為要跟楊廷和產生對立,這對朝堂的穩定不利。
楊廷和顯得很憤慨:“令我不能心平氣和的,是謝老對之厚前后態度的不一……之厚太過年輕氣盛,所做之事皆肆意妄為,今日或許他取得一些成績,令邊疆穩定,四海稱頌,甚至朝中上下也受其蒙蔽,但長久來說,如此一個年輕氣盛的重臣,再有一個整日只知吃喝玩樂的帝王,將把大明帶進何方?”
“啪!”
梁儲突然一拍桌子,厲聲喝斥道:“介夫,你這話就過了!這是作為臣子應該說的話嗎?”
楊廷和苦笑道:“或許在叔厚看來,之厚所為之事都是對的,但在我看來,這是大錯特錯,或許我不該留在朝廷。近日我會跟謝老一起上奏請辭,回鄉頤養天年。”
說完,楊廷和起身便要走。
梁儲喝止:“站住。”
楊廷和駐足回望,問道:“叔厚,你還有事?”
梁儲無奈道:“若只是因為謝老提議內閣首輔繼任之人,在下可以去跟謝老和陛下提出建議,能否推你上位。你不必因之厚還朝而心灰意冷,這還沒發生什么事,之厚也沒做出禍國殃民之舉,你便先給他定了性,你讓朝中人如何去看待此事?”
楊廷和狂笑道:“叔厚,你這是將我看作小肚雞腸之人,非也非也,我這是厭倦了朝堂的紛爭煩擾,想過幾天清靜日子。我從不做強人所難之事,以后這內閣事務便交給叔厚你了,拜謝。”
言罷,楊廷和大踏步離文淵閣大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