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懋從王瓊這里得知沈溪之事,并不覺得有何意外。
沈溪失蹤已不算秘密,五軍都督府已做好防備沈溪突然發難的準備,只是張懋不相信沈溪會謀逆,便在于這次沈溪失蹤太過反常。
“……德華,你不必心急,你也說了,之厚是奉皇命出京,牽涉海疆平定,老朽才剛得到消息,說是兩個多月前,海盜和倭寇在佛郎機人支援下,集合數百條船只北上,似為之前海戰失利而尋仇……此戰非之厚親自前去應對不可!”
張懋語氣相對平和,間接跟王瓊透露出都督府內一種想法,便在于沈溪失蹤,對都督府中人來說反而是一種解脫。
沈溪在京讓這些人感受到的壓力無比巨大,便在于沈溪為文官領袖的同時,也是世襲國公,皇帝欽命的武勛,只是沈溪未在都督府掛職罷了。
王瓊問道:“都督府可還有更多地方線報?”
張懋驚訝地問道:“難道兵部沒收到風聲?之厚在塘沽以及登州府外海,跟賊寇接連發生海戰,聽說戰事異常慘烈,南直隸部分海域也發現戰船殘骸,陛下還派錦衣衛前去調查……呵,老朽所知也不多。”
或許是意識到自己說的太多了,張懋話到半途便裝起了糊涂。
王瓊則心存疑惑,開始懷疑張懋。
王瓊心道:“應寧說這朝中有人想對之厚不利,怕不就是這些掌軍的勛貴吧?之厚的家眷怎會平白無故于回京途中失蹤?地方官府斷不敢如此胡作非為,若說是盜寇所為,那就更不可能了,那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敢在內陸的運河上鬧事?怕是這京師勛臣,跟地方官員里應外合……或許跟張氏外戚有關。”
張懋見王瓊突然沉默下來,感覺氣氛有些不對,笑了笑道:“此事還是靜待消息為妥,老朽所知不多,德華你不妨派人去跟東廠打探一番。張永張公公在城中有私邸,尋他問個清楚很方便。”
王瓊搖頭道:“張公公怎會對此等事知情?若知情,又何至于陛下派人到兵部來問話?”
張懋攤攤手:“那老朽便愛莫能助了!”
“不多叨擾。”
王瓊很識相,見張懋對自己態度有所回避,起身告辭離開。
……
……
王瓊這邊才剛走,國丈夏儒從后堂出來。
夏儒問道:“王尚書走了?”
“嗯。”
張懋點頭。
夏儒追問:“卻不知來作何?難道也是打探沈之厚的下落?”
張懋嘆了口氣:“現在滿朝文武除了此事,還會關心旁的?但老朽從何去得知之厚近況?鬧得好像老朽知情不報一樣。”
夏儒道:“不過我這邊倒是從宮里面得到些消息,說此事跟張家二兄弟有關。”
張懋趕緊做出“噤聲”的手勢:“我說國丈啊,這種事你也能亂說?張家那倆小子,什么事做不出來?之前便說海盜倭寇的武器就是從他手中所得,若情況屬實,今日之事跟他們定有牽連,只是現在沒證據罷了。”
夏儒好奇問道:“那就是說,就算我們知道什么,也不能對朝中人提及?”
張懋嘆息道:“這幾年之厚太過鋒芒畢露,若可行的話,殺殺他的銳氣也是好的,他再有本事,朝廷也不能圍繞著他一個人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