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屬于“臨危受命”。
旁人都找不到沈溪的下落,唐寅一直服侍皇帝跟前,對沈溪的行蹤自然也是一無所知,他本能地感覺到沈溪的失蹤并不簡單。
在得到皇帝御旨后,他再度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領欽差之職,上一次是跟朱厚照去宣府,唐寅在宣府極力推行改革措施,屯田墾荒,開設互市,同時勘探礦藏、鼓勵工商等,但收效甚微,因為大明保守派勢力太過強大,朱厚照對于改革之事準備不足。
最初朱厚照對唐寅全力支持,但到后來基本就不管不問了。
這次朱厚照派唐寅去找沈溪,同樣困難重重。
唐寅在離京前,去找了蘇通。
蘇通比唐寅晚一步回京,得知唐寅來訪頗感意外,等問清楚來意后,蘇通也是一個腦袋兩個大。
蘇通道:“沈大人失蹤之事鬧得沸沸揚揚,百姓說他是去平紅毛番,估摸現在人在海上,暫且沒法跟陛下上奏,過不了多久應該就會有消息。”
唐寅皺眉不已:“那蘇兄你知道內情?”
“不知不知,完全不知。”
蘇通緊忙否認,“在下對此完全不知曉,陛下從宣府走得急,沒跟下面的人交待過,我也是回到京城后才知道此事。”
唐寅道:“希望你能跟我一同前往江南。”
蘇通苦著臉道:“唐大人,你確定沈大人在江南?萬一不在的話……去了也是白去,倒不如往山東走一趟,那邊不是說有沈大人海戰的消息?一切要從源頭查起。”
唐寅搖頭:“以在下所知,這山東周邊島嶼不多,多有人居住,若真有海戰發生,沈尚書不可能長久跟朝廷無聯系,倒是很有可能率領船隊南下,一舉將盜寇的大本營給端了!又怕泄露風聲,所以沈大人才會如此謹慎,一直未跟外界傳遞消息,儼然如當初他領兵往草原一樣。”
“還是唐大人懂沈大人。”
蘇通恭維道,“在下對此完全不知。若真如此的話……那就不必擔心了,在下尚有公事待完成,未得皇命不能擅離,唐大人請見諒。”
……
……
蘇通對唐寅下了逐客令。
唐寅沒轍,只能尋求旁的幫助。
此時壽寧侯府內,張延齡正得意洋洋對張鶴齡說及有關沈溪失蹤之事,好像篤定沈溪已不可能回京師一樣。
“……臭小子風光那么久,總算遭了報應,過不了多久他的影響力就會消退,大明就當他沒存在過。”張延齡最后總結道。
張鶴齡聽了半晌,皺眉不已:“你是不是派人去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
張延齡驚訝地問道:“兄長如此看我?其實這件事,我什么都沒做……天地良心,我是真想讓他早點死,但這次壓根兒就不是我出手,應該是老天開眼了。”
張鶴齡板著臉道:“老天有眼也是先讓你得到教訓,幾時輪到沈之厚?陛下為他特地從宣府趕回京師,這些天正多方打探……為兄奉勸你一句,若事情跟你有關的話,最好早點去自首,免得牽累他人。”
張延齡一臉失望地站起來:“大哥,你這是要把我往門外趕啊!我哪里做得不對?就算真是我出的手,那我不也是為了咱張家?”
“什么?真是你干的?”
張鶴齡霍然起身,一張臉漲得通紅。
張延齡一怔,隨即用力搖頭:“我只是做個假設,真不關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