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好像故意跟沈溪賭氣,就在乾清宮睡覺,卻不說幾時見沈溪,這可急壞了朱厚照身邊人。
連蕭敬自己都出來見了沈溪兩回,表明皇帝正在休息不得打擾,而小擰子和張永更是進進出出,時刻都在查看朱厚照是否醒來。
眼看日落西山,朱厚照這覺似還沒有睡到頭之意。
蕭敬第三次出來,苦笑道:“沈尚書不必等了,就算陛下醒了,大約也不會見。您的功勞會以詔書的形式詔告天下……此番您大功在身,旅途勞頓,先回府歇著吧。”
沈溪點點頭,他很清楚,既然蕭敬出來這么說了,定不是他自己的主意,而是出自朱厚照授意,蕭敬不過是轉述罷了。
沈溪當然清楚朱厚照為何不見他,現在君臣間的關系已沒有之前那么融洽。
“若陛下醒來,蕭公公代為通報一聲,就說在下來過。”沈溪拱手行禮,“時候的確不早,在下告辭。”
蕭敬緊忙還禮:“恭送沈尚書。”
……
……
沈溪離開皇宮后,蕭敬松了口氣,回去跟朱厚照見面,把幾次見沈溪的情況跟皇帝說明。
朱厚照道:“沒事就行,見不見其實沒多大差別。”
即便朱厚照心有怨氣,也不會在蕭敬面前表現出來,依然裝出一副跟沈溪鐵哥們兒的姿態,但其實隔閡早已產生,而且不是一天兩天。
只是因沈溪失蹤多時,讓君臣間的裂隙更加明顯。
蕭敬道:“陛下,那有關沈尚書入宮……幾時再允他前來?”
“等朕什么時候有時間再說吧。”
朱厚照頓了頓又道,“沈尚書總算回來了,以后朝中大小事情都有人解決,朕不用再為瑣事煩心,該做點正事了。”
皇帝應該做什么,蕭敬很清楚,但他不明白朱厚照口說所說正事是什么,他知道朱厚照想做的定不是治國安邦的事情,更可能是胡作非為之事。
朱厚照打了個哈欠:“這一覺睡得真好,晚上去宮市看戲,聽曲,再聽聽新說本……蕭公公先回吧,你年歲不小,若處置朝事精力頂不住,朕不會為難你,非要將你釘在這位子上,讓你不得閑。”
……
……
沈溪回到京城,沒有見到皇帝的面,也沒有去吏部和內閣述職,直接回了小院。
沈家家眷從山東出發,沿途欣賞風景,會比沈溪遲兩天抵達京城,如此一來沈家家眷在路上耽擱的時間差不多九個月,當然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山東地界隱匿行跡。
沈溪到小院后,訪客不請自來。
率先來的是兵部侍郎王守仁。
王守仁來跟沈溪問詢一些有關西北軍務,大概意思,是想讓朱厚照將之前對宣府改革取消。
“宣府乃軍事重鎮,以穩定為主,實在不宜變動太大。”王守仁的話,也代表兵部意思,以王瓊為首的兵部大員不太支持朱厚照一系列改革措施。
沈溪道:“西北改革舉措其實不多,又是陛下親力親為,怕是在下對此無能為力。”
王守仁道:“之后兵部會上奏,請陛下撤回變動,不敢勞駕沈尚書。”
沈溪點了點頭:“兵部中事,伯安兄不必來問在下。不如以王尚書的意思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