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光是兵部預算就要兩百萬兩銀子,而以大明中樞各部以及地方實際用度來看,超支很常見,估摸一年下來,兵部非要用三四百萬兩銀子不可,因而梁儲覺得這份預算不可能通過。
沈溪道:“陛下制定的出兵海外的計劃,不知在兵部預算中,備戰用度是多少?”
梁儲搖頭道:“不多,不過才五十萬兩。”
沈溪道:“那大頭用在何處?”
梁儲嘆道:“陛下之前對九邊軍政有諸多意見,聽說要將九邊各處舊城墻進行修繕,這部分大概要用到五十萬兩銀子上下,這還不算地方自行籌措的部分,合起來大概要用到一百萬兩左右。”
“這只能說明陛下對軍務很重視。”沈溪道。
梁儲憂心忡忡道:“過去幾年,軍事方面的花銷已非常巨大,如今九邊無事,若再超額支出,只會加重民生負擔……之厚你乃前任兵部尚書,是不是應該考慮這方面的影響?”
在梁儲看來,沈溪似有支持兵部預算的意思,而現在沈溪在朝中的地位又在他這個首輔之上,所以梁儲只能用委婉的語氣跟沈溪商議。
沈溪想了想,問道:“戶部那邊有何意見?”
梁儲搖頭:“戶部并未反駁,選擇照實上奏,以目前的情況看,朝廷倒不缺這幾百萬兩銀子。”
說話間,沈溪把梁儲遞來的戶部上奏看了一遍,最終數字沈溪也是第一次看到,不算是地方上報預算提請,只算京師和南京、邊關,預算就已高達六百萬兩銀子,其中內庫所需銀兩在二百萬兩銀子上下,不用說這些都是朱厚照早就通知過戶部,準備私自調用的“款項”。
梁儲道:“有關沿河沿岸的行宮,現在已停止修繕,不過這件事……可能會跟陛下的意愿起沖突,需要有人上疏提請。”
沈溪笑道:“總不會讓在下去提吧?這本是工部的事情。”
梁儲問道:“那這份上奏……”
“按照以往規矩,拿到朝堂上商議,但目前狀況陛下根本不會聽下面的意見,讓戶部先上奏后試探陛下的反應。”
沈溪想了想,道,“或者票擬為開支巨大,酌情再議,也是可以的。”
梁儲發現沈溪用的還是推諉的招數,不再勉強,嘆息道:“那就先這么定下來,看陛下是何態度。”
……
……
蕭敬原定計劃是在正月二十二出發,但因戶部上奏已出,他急著回去跟朱厚照商議,沒到正月二十便已提前上路。
這也是他跟楊一清緊急商議后做出的決定。
蕭敬抵達宣府時,已是正月二十六,星夜兼程下,蕭敬萬分疲憊,進城后還是第一時間去找朱厚照。
尚未面圣,蕭敬便得知朱厚照已對戶部提請預算做出批示,由司禮監秉筆太監李興做了整理,御旨已發回京師。
“……哎呀,蕭公公來晚了一步。”蕭敬尚未面圣,先見到李興,李興臉上掛著的揶揄的笑容,讓蕭敬覺得自己被杯葛了。
蕭敬問道:“陛下為何要倉促做出決定?不知是如何回復的?”
李興道:“陛下委派沈國公為監國,當然什么事都會聽沈國公的,陛下相信沈國公會就此事做出妥善安排。”
蕭敬非常驚訝,驚的是朱厚照居然把財政預算這種涉及國祚安定的大事直接交給沈溪,絲毫也沒有召集臣子商議和探討的意思,似乎很厭煩牽扯進“瑣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