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著!”
張太后一聽要給張延齡正式定罪,不由急了,一抬手喝止在場人等。
張太后走到張延齡面前,將張延齡從地上攙扶起來,嚴肅問道:“二弟,你跟哀家說說,為何沒做過的事也要承認?是誰逼你的?誰犯的錯就讓誰承擔后果……你只要告訴姐姐,是你府上下人做的,姐姐也保你無罪!是沈之厚逼你承認的嗎?”
張延齡很委屈,眼中噙著熱淚,差點兒就要跟自己的姐姐訴苦,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盤托出。
沈溪突然發問:“太后,您這是在公堂公然誘供嗎?案犯自己都承認的事情,為何到了太后這里,卻變成他人所為,跟案犯毫無干系了呢?這樣指鹿為馬,實在說不過去吧?”
張太后神色慌亂,論口才久處深宮的她怎么可能跟眼前這些經歷科舉考驗并在官場廝殺一路路走到今天這個位置的大臣相比,更別說是跟擁有辯證法思想的沈溪辯駁了。
就在她想繼續拿自己太后的威儀壓制沈溪時,張延齡突然甩開她的手,帶著泣音道:“太后,您錯看弟弟了,弟弟做的這些錯事,沒什么不可承認的,錯了就是錯了……您先回去吧,弟弟一人做事一人當,絕不會牽累張家。”
“你這是說的什么話!張家幾時怕你牽累了?”張太后怪責道。
張延齡望著自己的姐姐,眼里滿是感動,但當他跟沈溪對視時,臉上便露出膽怯。
若只是沈溪要殺他,他一點都不擔心,大不了跟張太后明說,加派人手保護便可。
但問題是現在是皇帝要殺他,而且明說讓他“畏罪自盡”,那就算跟張太后說明情況,今天僥幸從刑部出去,皇帝和沈溪還是有千百種方法把他弄死。
尤其是想到之前一直把彭余當成好人,跟著彭余出入大牢,甚至一起吃喝玩樂,張延齡便不寒而栗。
這世界最難測的是人心,他不能保證自己身邊有沒有皇帝或者沈溪派來的人,日后他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面臨不測。
一根麻繩,就把他嚇壞了。
沈溪正色道:“案犯已當眾承認,那就按大明律法定罪……不知太后有何話可說?”
“哀家倒要看看誰敢!”張太后還是一味地護犢,張開手,擋在自己弟弟身前,擺出一副不把大明國法當回事的姿態。
沈溪搖頭:“太后若想把事情鬧大的話,盡可阻止,本官會讓外面圍觀的百姓進來評評理……現在百姓都在刑部大門口,只要門一開,百姓就會涌進來。”
張太后用憤懣的目光望著沈溪,咬牙切齒道:“沈之厚,你非要跟我張家作對嗎?你不怕你妹妹在宮里沒好日子過?”
沈溪道:“太后,請收回這句話!在下申明一件事,此案乃陛下欽點,并非臣力主,若太后讓臣難辦的話,臣無法對陛下交待。”
張太后怒道:“現在就把案子給停了!這是哀家的懿旨!皇上那邊,哀家自會打招呼。”
沈溪沒有理會張太后的胡攪蠻纏,道:“既然人證物證俱在,案犯也主動認罪,此案已可結案,至于罪名和量刑,可由陛下欽定,退堂!”
此時沈溪不需跟張太后過多廢話,他作為這個案子的負責人,哪怕沒站在案桌后,但只要簡單說上兩句,就算結案。
如此看起來是草率了一些,但畢竟案犯已主動招供并簽字畫押,過堂就算完成,沒必要拖沓。
哪怕張太后就站在面前,沈溪也堂而皇之將張延齡定罪,現在唯一無法確定的是會施以何種刑罰。
“你……”
張太后怒不可遏,當即搖搖晃晃,做出一副要暈倒的架勢,旁邊李興等人趕緊去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