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寧澤所到之處,早就暗中布局。
在他停留“抓妖”的時候,一方面調動潛伏當地的情報人員,一方面通過系統功能找出各縣城內忠誠度最低的官員將領,或者有點人脈的當地百姓。有些地方甚至不用他親自出馬,潛伏當地的情報人員已經積累人脈,具備條件。
這些年寧澤在敵方勢力境內情報工作方面非常用心,成果顯著。
周、梁、南成三國不像華國這邊對滲透抓得很緊,加上寧澤掌控商會,利用各方勢力都離不開的商會輔助,對比之下極為明顯。
最重要一點,寧澤能夠看穿任何細作的威懾力,也讓周、梁、南成三國壓力巨大,多次覆滅的細作計劃,也讓他們產生心理陰影。
雙方在細作組織的運作和防御工作上,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
這不代表周、梁、南成三國抓捕細作不嚴格,怎奈寧澤這邊還有更為現代化的電報機,任何風吹草動都能提前知曉,抓捕隊伍還沒抵達,早就不知去向。
這些華國情報人員遍布各州郡,潛伏在各縣城甚至鄉鎮村莊。看起來零零散散,卻有著嚴格的區域構造,他們可以化整為零,也可以迅速聚集形成戰力。最重要的是,通過商會運作,能夠輕松與各地民眾、富商、豪紳甚至官員聯系上,通過各種手段拉攏收買,將其轉化為自己人。
寧澤本人就更直接,可以準確無誤挑中忠誠度最低的當面勸降,成功率百分之百。
之前管學虎、白朝信在長青縣、雞肇縣的狀況,讓寧澤的人更容易掌控這兩座縣城。
閩江郡城被占領后,得到寧澤命令的閩江郡各地情報人員都活躍起來。寧澤去過的縣城最先響應,見識過寧澤“降妖”的當地百姓也是最快接受城池歸屬轉變,或者比較無所謂的。然后就是周圍其他縣城,情報人員暗中策動,提前準備的人脈運作,在看到郡城被占,寧澤親自帶兵殺來,而且是南成這邊“挑起事端”,國師帶著大軍倉皇撤離,有些縣城官員已經準備好投降,大部分縣城則是猶豫觀望中,渾然不知眼皮底下有人密謀。
寧澤大軍一路追擊,逼得辛鐵山、馬廉、裴濟軍隊倉皇撤到塢閩邊境。
其實真要全速追趕,對方根本逃不了。寧澤根本沒有開啟始皇帝戰法,只以正常速度跟隨。
期間途經的縣城紛紛投降,那些觀望的隊伍發現寧澤軍抵達,主力部隊都逃跑了,根本不敢反抗。
寧澤軍隊追到邊境時,閩江郡更多縣城翻轉,要么主動投降,要么被城內華國情報組織的行動推翻。
很快整個閩江郡僅剩少數縣城仍在反抗,陷入包圍之中,用不了多久便能迅速吞沒。
閩江郡算是落入寧澤手中,對方再想奪回就很難了!
軍情不斷傳至辛鐵山這邊,馬廉、裴濟諸將顯得格外慌亂。誰能想到閩江郡在這么短時間內瞬間翻轉,本以為寧澤占據閩江郡而已,找到機會便能奪回,至少境內是比較穩定的,可是一眨眼就成這樣,實在難以接受。
事實上,他們這支主力軍隊被寧澤一路狂追不敢反抗,也是造成大部分觀望縣城變成墻頭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