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到達邊境關卡,退無可退。
再往后就是塢寶郡,南成的皇城,怎么能讓寧澤輕易闖入?
所以大軍駐扎,依靠邊關防守,同時連續飛鴿傳書急報,向皇城尋求支援。
皇城這邊,馬健一直在等消息,之前得到飛鴿傳書,說是國師辛鐵山與寧澤切磋,竟然打了平手。為此,寧澤將在閩江郡降服的兩只“妖物”之一贈給國師。
馬健當然知道那兩只“妖物”有多可怕,從梁國互相配合,一路引到閩江郡,雙方都付出巨大人力物力損失。最初得知寧澤竟將如此可怕的妖物降服,嚇得不輕。國師能與這樣的寧澤打平,又讓他欣喜若狂。這意味著有國師在,就有跟華國對抗的資本。
只是高興勁還沒過去,突然收到連續的飛鴿傳書。說是裴濟護送寧澤到閩江郡時,意圖從管學虎、白朝信手中奪回郡城的丁弼突然劫持負責探路的寧澤部下,使得寧澤怒而擊之。裴濟阻攔不及,丁弼部隊竟被寧澤瞬間全滅,手下官將皆被俘虜。
馬健想不明白,裴濟負責護送寧澤,怎么可能阻攔不及?兩支軍隊不是一起走的嗎?他還能眼睜睜看著寧澤擊敗丁弼?
再者,將寧澤送出閩江是最好選擇,丁弼為何突然自作主張抓捕寧澤下屬,故意激怒寧澤?結果搞得寧澤借題發揮,甚至懷疑整件事情是南成皇帝,也就是自己搞的鬼。
馬健很冤枉,雖然他有過這樣的想法,也想讓國師做這件事。但真的沒有吩咐丁弼,讓他搗亂!
還有裴濟,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么選擇暫且撤退,看著寧澤占據閩江郡?
之后才傳信說,懷疑寧澤是自導自演,當時你干嘛去了?
然后便是裴濟與國師會合,大軍前往閩江郡找寧澤對話,希望將其送走。誰想國師降妖耗費元氣尚未恢復,長途跋涉不停趕路,疲憊至極。加上寧澤留有后手,權衡利弊下不得不退。
本來約定在長青縣休息一日,隔天再戰。寧澤竟然不守約定,突然從后面緊追。國師隊伍在這樣的情況下無力回擊,只能一路避開寧澤,撤到邊境。
就在這段時間內,閩江郡各縣城烽火四起,陸續納入寧澤麾下。寧澤軍追到邊境,國師這邊退無可退,所以連續發出求援信。
這個結果是馬健想不到的,朝堂之上都是聰明人,了解所有事情后,自然明白閩江郡的事情就是寧澤自導自演,讓南成吃了啞巴虧。當他做成既定事實,想要反駁變得艱難。畢竟人家提前準備“人證物證”,情勢發展也理所當然,這邊卻拿不出任何反駁的證據,就這樣開口反駁,起不到任何作用!
馬健憤怒的是閩江郡各縣城倒戈如此之快,完全出乎意料。本以為那邊民心不低,就算郡城被占,各縣城也會盡量抵抗,為自己拖延時間。
面對現在這種情況,寧澤軍隊甚至逼近塢寶郡邊境。對方可不止最初那五千火槍兵,隨著拿下閩江郡,得到沿途各縣城投降兵力,光是跟隨寧澤的就有三萬多人。不管這些兵馬實力如何,已經造成巨大壓力,畢竟寧澤一人就很恐怖,之前的傳聞已經多方面證實,尤其國師跟他的對戰,幾個兄弟通過飛鴿傳書報告,描述得繪聲繪色,那真是仙人級別的戰斗。
當真頂得住嗎?需不需要向梁國求援?
可是梁國自己內部都很混亂,分裂成兩個勢力爭戰不休,估計很難分兵南下支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