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愛卿,猜猜這次把大家叫過來,是為了什么?”劉韜把所有的臣子都召集過來,今天不是上朝的日子,一般小事,也大多是把幾個主管的臣子叫過來就好。
臨時召開一個早朝,按照劉韜之前的行事風格,怕是有大事出現了。
當然,有消息渠道的臣子,已經大概知道是什么事情,主要和平陽郡的常平倉有關。
“常平倉,元帝時期廢除,明帝時期曾經打算重設,但最后還是不了了之。”劉韜看向眾人,“朕為了保證百姓的收入,重新設立常平倉。之前在云中開始試行,之后普及并州。前年開始向司州和涼州普及,先在平陽郡和金城郡試行……”
聽到這里,就算再愚鈍的臣子,也清楚,劉韜所言,便是常平倉的問題。
去年開始,平陽郡的常平倉開始在當地收購糧食。按照的是市場價,嚴格來說是比市場價略低的價格,但是按照這個價格出售糧食,百姓依然有一定的賺頭。
畢竟實際上,就算糧食緊缺,當地的糧商都會想方設法壓價收購,最終收購的價格,比常平倉的收購價格,至少要低四成。
百姓交完地租后,剩下的糧食本身不多,出售的價格又上不去。最后只能把絕大多數的糧食出售,然后采集一些野菜補充,同時在農閑的時候打點小工,這樣才能湊合一年。
種田的農民居然吃不飽飯,說出去怕都沒人相信,只是現實就是那么的諷刺。
倉平常的設置,一方面是為了讓國家有足夠的糧食,應付突發起來的糧災。
靈帝時期天氣突變,朝廷沒辦法安撫好百姓,以至于流民增加,最后形成黃巾之亂,說到底就是沒有糧食儲備,而氣候異常導致糧食往往歉收所致。
小冰河時期的天氣異常也是問題,估計連元帝和明帝,都沒有想過,氣候有段時期會變得非常不正常,這個不正常至少延續了十幾年,甚至是二三十年。
只看到官吏會通過常平倉使壞,卻沒看到國家糧食危機……當然,也不能奢求古代人有那么長遠的目光,尤其幾乎不怎么到地方的皇帝。
還不能隨便讓皇帝去地方,都說康熙六下江南把曹家整沒了。乾隆六下江南,把大清的底子都給掏空了。更無語的是,滅了和珅抄家得到的錢,都成了嘉靖的內帑,就一分錢沒有進入國庫里面。
“今年……”眼看大家似乎都已經想起某些事情,劉韜繼續說道,“戶部派人去平陽郡檢查糧倉,有一個縣……反正該知道你們都知道,糧倉燒起來了。”
說到這里頓了頓,看看下面的臣子。大多都是顯然聽過這事,少數有些吃驚,也有些可能覺得不算什么,畢竟意外失火也有可能。
“也有人懷疑是意外,大火已經燒起來,一般來說無從考證……”劉韜說到這里,頓了頓,大概三秒,立刻話鋒一轉,“很不巧,這次當地駐軍就在附近,立刻引水救火,火勢還沒有達到最大就已經滅了!結果你們猜猜,派去的戶部官員發現了什么?”
大家都看向戶部,戶部那邊的官員神色古怪。倉儲的事情和戶部脫不開關系,問題是去年科舉制度之前,官吏不足,否則也不會今年才去那邊查看。
“算了,本身這事情,與戶部有一定關系,但關系不大。”劉韜嘆了口氣,“當時戶部的官員,看到里面的糧食,都是陳糧,數目也對不上,少了四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