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就去年收上來的糧食,有四成不翼而飛的同時,剩下六成也被替換成了陳糧。去年收購糧食,完全成了地方糧官中飽私囊的手段。
讓劉韜氣憤的是,后續調查審訊的路上,這些官員用極低的價格,強行收購地方百姓的糧食這點,差點引發平陽郡的民亂。最后官府出面,適當提升了一些收購的價格,才把事情壓低下去。
估計也是擔心,劉韜剛剛繼位,這個時候治下出現民亂,那么地方官府上下,甚至郡守,都有可能要倒霉。
“陛下,當初常平倉就是這類事情太多,所以才會上書廢除。”王匡上前,畢竟他曾經擔任過平陽郡太守。常平倉是在他任上建立的,這次出事和他沒太大關系,也是擔心啊!
“那只是監管力度不夠,倉儲技術,倉儲制度這些都是重中之重。不去解決這個問題,反而拿這些事情,來勸說放棄設置常平倉……那我要你們何用?”劉韜緩緩說道。
語氣有點沖,但事實就是這樣,一個兩個自稱替陛下牧守一方,結果你就這樣牧守?換了個牧羊犬都干的比你們好啊!
或許是劉韜的話太傷人的關系,不少官員都不由得低下了頭,尤其是戶部那邊。
“吏部尚書!”劉韜隨即看向吏部那邊,盧植出面。
“明年,再開一場恩科,再次選拔人才。”劉韜緩緩說道,“之前因為缺人,所以我們不得不任用原本的一些官員,甚至提拔錄用。我們希望他們,為建設全新的大漢貢獻一分力量,結果他們就這樣回報我對他們的信任?”
頓了頓,繼續說道:“既然缺人,那么就繼續招人,天下想要當官的人從來不缺,實在不行在優秀的吏員那邊破格升遷。但是,對于違法亂紀,辜負朕以及天下百姓信任的官員,這樣的家伙,朕不需要,大漢也不需要!”
眾人聽明白了,這次事件的主犯,肯定是死得不能再死,但從犯,估計也要革職,而且永不錄用。
“對于受到脅迫,不得不屈從,有戴罪立功行為的……”劉韜覺得也不能把話說得那么死,“讓他們把貪污的部分補足,同時調離當地。六年內,不允許升遷!”
“陛下仁慈!”出現這樣的事情,劉韜能給出這樣優待,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了。盧植暗暗點頭,然后上前領旨。
“戶部,做好糧倉的管理制度,從糧食的運輸和倉儲方面下手,朕不希望因為這些方面的缺失,出現糧食的浪費和損耗,能避免多少就避免多少。”劉韜隨即看向戶部。
“遵旨!”王允作為戶部尚書,自然要出面背書。
“天下糧倉,關乎的是天下的安定。你們應該知道,如果常平倉一直都有設立,那么最近十年里面,百姓就不會因為缺糧流離失所,也不會因為沒有飯吃被張角鼓動作亂……”劉韜看向眾人,“這樣的氣候不知道會持續多久,糧食儲備是重中之重,諸位愛卿應重視!”
也不怪劉韜那么生氣,糧食浪費的問題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國家很關注的問題。
不過比起提倡光盤,點名吃播節省的那么三千多噸糧食。各地倉儲,運輸和人員管理等方面浪費的糧食,就高達數億噸糧食。
老大哥怎么解體的,不是農業和輕工業跟不上,而是倉儲運輸出了問題。大量食物在運輸過程,要么運輸不了,要么在路上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