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臣分兵之后,自己帶著一萬大軍,極速前進,直接繞過了福州城,朝著預先設定好的埋伏之地走去,而剩余的九萬大軍,打著劍臣的旗號,繼續朝著福州逼近!
而另一方面,原本在猛攻福州城的數萬倭寇,在知道朝廷十萬大軍逼近之后,幾個倭寇的首領商議了半天,隨即立刻拔營,朝著大海退去!
這一次,倭寇侵犯福建,其實是盤踞在海沙島的真倭奈美一郎,還有盤踞在鼓浪島的假倭付海波兩伙福建附近海域之中,最強大的倭寇,聯合在一起,想要趁著大明皇帝年邁,閹黨亂政的時期,占據福建稱王所致!福建多山,如果讓這些倭寇占據了福州城,在封鎖了福建通往內地的道路,對于大明朝廷來說,倒也是一件禍事!可是這一次福建的事情,朝廷的反應很快,再加上倭寇想要到了福建,煽動百姓相隨的意愿沒有達成,還有就是福州守將,在福建布政使的帶領下,謹守城池,城外的百姓又全部逃散,這才讓倭寇到現在只能撤退了!
付海波其實一開始還是朝廷水軍的將領,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讓這位當年水軍的悍將,離開了朝廷,到海上做了海盜,他雖然學識不是很好,但是對于當年東漢時期的黃巾起義倒還是知道的!當年的黃巾起義,也是因為朝廷無能,百姓受苦,最后被有心人利用,席卷了天下!
而現在閹黨把持朝政,各地的百姓同樣的苦不堪言,付海波便以為,自己能夠煽動百姓,所以便直接帶著海盜,攻擊福建省,想要卷帶福建的百姓,一起造反,可惜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勾結倭寇就是最大的錯誤!不要說倭寇上岸之后,做出的天怒人怨的事情了!最主要的就是,我大明的百姓,甚至我整個華夏一族,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時候,也許會相互斗爭,但是一旦有外力入侵,我華夏的百姓可是最團結的,所以,知道這付海波勾結了倭寇之后,許多百姓寧愿被殺,也沒有跟著付海波造反!
再加上福建最大的城池福州城,倭寇并沒有攻下,要知道作為福建的首府,福州城的城池高大,也有著足夠的糧草,要是他們能夠攻下福州城,依靠著福州城,如果能夠堅守一段時間,也許還會有回旋的余地,可是在福州城下,他們屢次失利,再加上朝廷的十萬大軍到來,付海波和奈美一郎都知道大勢已去,于是兩人一商議,馬上就決定逃往海外的小島!
作為曾經大明水師的將領,付海波知道,以大明水師的實力,根本不敢出海和他們作戰,因此只要出了海,他們就安全了,為了生存,他們只能逃走!
數萬倭寇如潮水一般退走,結果走了百里路程,就被劍臣帶兵,攔住了去路!劍臣帶著數千騎兵,數千神機營,還有數千江湖高手,守住要道,倭寇只能強攻!但是神機營的火銃威力巨大,再加上數千江湖高手助陣,倭寇根本就沖不破!
倭寇攻擊了一天的時間,劍臣親手斬殺了數十倭寇,再加上奈美一郎被紅葉禪師打傷,倭寇只能敗退!而就在這個時候,王剛等人帶著九萬大軍圍了上來!隨即朝廷的十萬大軍,在前后夾擊之下,將倭寇團團圍住!而倭寇之中,向奈美一郎,付海波這樣的高手想要逃走,也被一眾江湖高手攔截,最后包括倭寇的首領奈美一郎、付海波在內,所有的倭寇全部被劍臣殲滅!這一戰,四五萬倭寇,全部被剿滅,襲擊福建的倭寇沒有一個逃走的!
隨后,劍臣指揮大軍,一路在福建布政使的配合下,分兵十路,將這一次趁機作亂的福建各地的山匪,全部剿滅,肅清了福建的匪患!
這一場大戰,足足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在福建局勢穩定之后,劍臣班師回朝!而一眾江湖好漢也各自散去了!這一次劍臣剿滅倭寇有功,劍臣知道,回到京城之后,自己就要和閹黨真正的對決了,畢竟劍臣當官,為的不是高官厚祿,為的就是剿滅閹黨!
劍臣回京之后不久,太子妃張氏,順利的產下麟兒,憲宗皇帝朱見深親自賜名朱厚照!也就是后世的正德皇帝!太子有了皇子之后,地位更加穩固,閹黨也失去了攻擊太子的理由!而太子朱祐樘也更加深的皇上的信任!在劍臣回京之后,直接慣升一級,被皇上人命為兵部侍郎,統領京師三大營,并且兼任御前侍衛總管的職務!
劍臣出身于太子東宮,皇上這一舉動,明顯就是在為太子鋪路!隨后,皇上再次加重了太子的權利,直接讓太子主持朝政,朝中的大小事務,全部交給了太子,就連司禮監的控制權,也名義上交給了太子!
在太子的安排下,劍臣在林聰的見一下,在王剛等人的輔助下,很快就將京師三大營,牢牢地控制在了手中,那些閹黨一脈的人,全部被劍臣清除或者調走,整個京城的兵權,已經全部落到了劍臣的手中!
不過錦衣衛和東廠的權利,太子依然沒有辦法,要知道,錦衣衛的勢力很大,東廠的人手也很多,而錦衣衛和東廠還依然控制在閹黨的手中,這一點太子也沒有辦法!
而皇帝朱見深的病越來越重,明顯已經時日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汪直、梁芳等人也開始對皇上的命令陽奉陰違,東廠和錦衣衛已經完全背叛了皇權,而汪直竟然再和梁芳商議之后,扶持皇帝朱見深只有三歲的幼子王佑楷,準備在皇帝西行之后,扶持朱祐楷發動政變!
而太子這一邊,也做好了,在皇帝朱見深駕崩之后,直接鏟除閹黨汪直、梁芳等人,一邊是錦衣衛和東廠的戰力,一邊有著京師三大營的兵權,整個京城的氣氛凝重到了極點,只要當今皇帝朱見深西去,一場大戰已經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