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如此,當少年皇帝把黨爭誤國明確地提出來之后,也足以令人震驚。
因為從法律上講,結黨官員,殺頭抄家,親眷流放,處罰極為嚴厲。
也就是說,少年皇帝要想重懲嚴罰結黨營私,是有法律依據的,可不是胡來。
至于東林的諸位正人君子,到底有沒有結黨營私、黨同伐異,自己心里還沒有點逼數嗎?
“黨爭誤國,軍隊廢弛,財政不敷,權貴侵貪……”文震孟凝神思索,又再次審題,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在他看來,圣上所列的弊病并不為過,卻失之粗疏。但這并不是圣上不了解,不清楚,而是故意為之,要考考舉子們的見識。
比如說你要從軍隊廢弛著手,并寫出你的整頓建議,你得知道軍隊中有何弊端吧,象什么軍官吃空餉、克扣餉糧、侵吞衛所土地等等。
再比如財政不敷,你得了解朝廷賦稅都有哪些吧,農、商、工、礦等稅源,該從哪里改革,才能增加財政收入。
總之,不能言之無物,得有理有據。
這就需要舉子們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和生活閱歷,并能從中洞察積弊,才能找到切實可行的興利除弊之法。否則,便是空談。
思之再三,文震孟落筆打草稿,準備從權貴官吏侵吞貪瀆入手,陳述自己的見解,寫出自己的建議。
“汰老弱,懲貪將,抑豪強,嚴訓練,足餉糧……”在另一間號舍內,大力舉子盧象升也下筆成文,在草稿紙上寫下了自己所要論述的重點。
………………
黨爭是個敏感的話題,而朝堂上的走馬燈,也多隱藏著黑幕,有著不可告人的交易和陰謀。
比如明宮三大案,背后卻是黨派的利益爭奪。
東林黨通過“移宮案”,得到了天啟帝的好感和重用,風頭整體壓過浙、齊、楚、宣、昆五黨。
然后是制造并深究“紅丸案”,迫使首輔方從哲辭職,方內閣瓦解,東林黨遂得以獨攬乾坤。
這些蠅蠅茍茍的陰謀和黑幕,不是會試的那些舉子們能知曉的。
而東林黨的清除異己,都打著冠冕堂皇的旗號。華麗的詞藻和“清流”的外衣,更迷惑了很多世人,對其多有追捧和譽美之詞。
顯然,東林黨對于國家的危害,很多人是認識不足,甚至是沒認識到。
這樣的政治風氣,讓朱由校感到很郁悶,很孤獨,也很憤怒。
午朝上,少年皇帝陰沉著臉,聽著下面的臣子在討論遼東戰事。討論得很熱烈,但沒什么卵用。
要是等你們廷議出結果,再調動軍隊展開行動,廣寧早就涼涼了。
嗯,用不了太久了,朕就送一首涼涼給諸君。
朱由校在御座上調整了下姿勢,單手拄下巴,饒有興致地看著下面這幫家伙,好象在看一場精彩的大戲。
遼東的急報今天早上終于到了,著實引起了轟動和震驚。
西平堡淪陷,三千守軍戰死;數萬援軍沙嶺慘敗;熊廷弼收攏周邊堡寨守軍,死守廣寧;王化貞的親信孫得功叛變,意圖奪城時被擒拿;王化貞被囚禁看押,等待朝廷定罪。
朱由校接到急報,立刻召集京中四品以上文武大臣,于乾清宮午朝。
“王化貞縱有失察,熊廷弼何來權力囚禁封疆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