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董其昌貪鄙,朱由校就更不當回事了。人家又沒貪污受賄,憑自己的書畫賺大錢,那是人家自己的本事兒好不好。
哦,別的什么書畫大師視金錢如糞土,不向錢財權貴低頭,要書畫就給,那就叫高風亮節?
而董其昌不見銀子和厚禮就不動筆,就成了貪鄙小人,人品惡劣啦?
錢哪,誰不喜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人老董是憑真本事賺錢,無可厚菲嘛!難道一要就白給你,那就是好人、君子?
而作為朱由校他爹光宗的講師,老董被搞得無家可歸,只好在京城掌國子司業,奉命修《神宗實錄》。
朱由校派董其昌出使,也正是看好他的書畫。什么朝鮮、倭國,對于天朝上國最牛掰的書畫大師,那還不是頂禮膜拜?
事實證明,朱由校的選擇相當正確。
而董大師在朝鮮和倭國所受到的禮遇,不是一般的隆重;還有收到的錢財,那也不是一般的多。
特別是倭國,什么大將軍、大名,都上趕著來送禮,就為求董大師寫幅字畫當傳家寶。
當然,收錢收到車載斗量的董大師,也沒忘了把錢財先送到皇宮。按他的意思,是三七開,還是四六分,或是全包了,皇帝您老人家說了算。
看老董挺上道,朱由校也沒客氣,來個對半分,還給董大師加了禮部尚書銜,并掌詹事府。
同時,朱由校也打消了把老董關屋子里,天天寫字畫畫賺大錢的念頭。
最近這個進項啊,還真是挺喜人的,讓朱由校心情甚是愉悅。
象李旦、顏思齊晉見,那能空著倆爪子嗎?拿的少了都不好意思。
還有借著鎮壓聞香教的余熱,干翻了松江、蘇州兩府的十幾個大士紳,光銀子就抄出三百來萬,田地宅院都不算。
再加上董大師的奉獻,以及朝鮮、倭國所送的禮物,這錢賺得——爽!
關鍵是這些錢財都是能進內庫,變成內帑,成為他的私房錢的。雖然幾個月來內帑花得有點沖,但緊撈慢劃拉,倒也沒太減少。
而戶部那邊也有了起色,不用老管朱由校要錢。因為新任戶部尚書李起元的改革,在朱由校的大力支持下,開始見到效果了。
當然,見到效果的同時,李起元也得罪了寄生于大明軀體吸血的利益群體。
引起反對和罵聲最大的,則是“清查督學衙門空廩學田”、“不準監儒雜流優免”、“查核茶法”、“查核稅契”這么幾項。
面對李起元遭到的謾罵和攻訐,少年皇帝毫不猶豫地為其背書站臺,加李起元太子少保,下旨各地方官員切實執行,并用朝廷邸報和《大明論壇》進行輿論反擊。
少年皇帝的底氣是越來越足,脾氣是越來越大,這可不是沒來由的,而是對于兵權的掌握越來越牢固,實力越來越強大。
因為,四衛營和勇士營已經訓練完畢,已將京城衛戍全部接掌。而且,還將不斷擴充,直至取代京營。
這可是朱由校信得過的軍隊,戰力勝過京營,糧餉充足,裝備也最是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