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頓了一下,老爹又開口問道:“和阿桃又去那家商鋪談工錢啦?要我說啊,一年給六個大元,挺好的了。還不用出大力,比種地強多了。”
英子笑道:“爹,我和阿桃已經談到八個大元了。不算在工錢里,是萬壽節和元旦的獎金。”
英子爹嘿嘿笑了起來,說道:“定是被你們的絮叨弄煩了,索性加兩個大元,買個清靜。”
“才不是呢!”英子不以為意,在外間屋生火做飯,心里卻是高興得很。管飯,活兒不累,一年還給八個大元,多好的事情。
英子爹抽完煙,來到外間屋,對閨女說道:“爹明年種上十畝地,年景好的話,打的糧就夠咱兩口人吃了,你那八個大元就好好攢著。”
“十畝地,您種得過來?”英子歪頭問道:“別太累了。”
英子爹笑了笑,說道:“朝廷不是說要借給百姓耕牛嘛,軍隊上也說要把馬借出來。有牲口出力,十畝地還能累著人?”
英子點了點頭,說道:“反正第一年不收賦稅,十畝地呢,收得再少也夠喝粥的了。”
英子爹呵呵一笑,說道:“傻丫頭,要種也不種稻子麥子呀,咱得多種豆子。沒看官兵多了那么些馬,黃豆、黑豆可都能賣上好價錢呢!”
英子撇嘴笑道:“爹呀,您還會算計呢?別豆子賣不出去,連粥也喝不上啊!”
“不能,不能。”英子爹很篤定地說道:“聽柱子說,為了養馬,官上還鼓勵百姓種苜蓿呢!”
哦,英子不是很懂,聽老爹說得自信,她也不多管。
“看樣子,這旅順是穩了啊!”英子爹瞇了下眼睛,沉聲說道:“這官兵,跟幾年前的遼東軍頭是大不一樣啊!平遼,滅建奴,還真是挺有希望的。”
英子呵呵一笑,縱是不太明白,可聽到這話,也感到高興,也覺得安心。
…………………
皮島。
與張盤等人的打算差不多,毛文龍與茍真懷等將領商議之后,決定過完年再行動。
建奴以兩旗兵力壓制東江本部,鑒于野戰能力的差距,正面硬剛顯然并沒有把握。
所以,軍議的結果是以兩協分守鐵山和皮島,另一協在黃骨島堡和蕭家島關之間的海岸進行登陸襲擾。
首先,這個登陸地區沒有大江大河入海,海水的鹽分較高,海岸沒有結冰,利于登陸;
其次,這里正處于遼南和鎮江兩個后金兵團的中間,哪一邊要抽兵前來堵截的話,距離都差不多一樣,利于掌握襲擾和撤退的時間;
而無論是代善,還是皇太極,只要他們被調動,一旦分兵勢弱的話,旅大明軍和東江本部都有可能抓住機會,展開下一步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