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早期更多是利用天然熱源來生產反季節果蔬,唐朝為宮廷種植反季節果蔬的“內園”,便通過引進溫泉熱水,創造適合蔬菜生長的溫度。
到了明朝,便基本上使用火室或火炕來生產反季節蔬菜。
所謂“火室”就是現代大家說的溫室大棚,在室里筑炕燒火,增加菜棚溫度。
明謝肇淛《五雜俎·物部三》記載:“京師隆冬有黃芽菜、韭黃,蓋富室地窖火炕中所成”。
當時京城有錢人家都會建地窖火炕,隆冬時節,不僅黃芽菜、韭黃不絕,“其它花果,無時無之”,還有牡丹花、黃瓜等。
采取這種方法種植的反季節蔬菜,可想而知需要多大的成本,也只有權貴富豪能夠享受。
而皇帝親自設計,并使用玻璃制造的溫室,跨度大,有集熱蓄熱墻,能有效地利用陽光,很接近后世那種日光溫室。
雖然大冷時也得燒火升溫,但成本卻要降低了很多。而且,說是皇家的,卻也是給農學做試驗的。
建溫室的成本很高,但皇帝還是從內庫里拔了款項,建了很多連棟溫室。
如果種得好,他準備過年時也讓京城百姓嘗嘗鮮。多了沒有,每家兩把韭黃包餃子,也是皇恩浩蕩。
老百姓也有越冬蔬菜,一種是腌菜或干菜,一種是窖藏。當然,腌菜的味道比不新鮮蔬菜;窖藏的嘛,也就是大白菜、蘿卜。
要是年前能收到遼東大捷的消息,那就更好了。皇帝微閉著眼睛,既期待,又有那么點擔心。
殿門處探進半張小臉兒,悄悄地向內張望。
范小慧看到了抿嘴一笑,湊近皇帝耳邊,輕聲稟報道:“皇爺,五月在門外偷看呢!”
皇帝睜開了眼睛,看到了正縮回去的小臉兒,不由得笑道:“五月,進來吧!”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沒錯,就是五月。小丫頭考得好,升了初中,皇帝也滿足了她的小心愿,當一個寒假的小宮女。或者說,是準她在乾清宮蹭一個寒假的御膳。
連皇帝也沒想到,小丫頭聰慧異常,卻是個吃貨。以前問吃的啥,還一直惦記著,這回真能知道皇帝吃的啥了。
五月咧著小嘴,帶著幾聲清脆的笑聲進到殿內,規矩地跪倒磕頭,卻被皇帝叫住了。
“免禮,平身。”皇帝抬了抬頭,著實喜歡這聰明伶俐的小丫頭,更希望自己的女兒長大也是這個樣子。
五月起身,站在階下笑著問道:“奴婢看書,有幾處不懂的地方。知道萬歲學識淵博,無所不通,便想來求教。”
朕上知五百年,下曉五百曉,大明就沒人比朕強。
皇帝聽著這恭維話,笑得開心,說道:“問吧,還真沒能難得住朕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