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他家這樣的遼民有很多很多,后來移民的山東、陜西、北直隸百姓,只要一年有收成,就差不多緩過氣來。
除了墾殖,遼東官府還有別的工作經常招工募人。最大的工程便是鐵路,鞍山的鋼鐵廠、撫順的煤礦,成為遼東最大的重工業,吸收了大量的工人。
對農民的寬松政策,使得百姓手中有了余錢,又促進了商業的繁榮發展。
中華商會倚仗著先行之利,在遼東諸大城鎮鋪開網點;江南商會、海商總會也陸續涉足遼東,銷售各自的特色和獨有的商品。
紅糖、小米、鹽、布……張柱子再次算著采購的日用品,覺得沒落下,才放下心來。
回到家,看著媳婦的笑臉,聽著胖小子的咯咯笑聲,是張柱子最幸福的事情。
明年,要是收成好的話,說啥也要給家里鑲一扇帶玻璃的窗戶,或是買一面鏡子。
媳婦雖然沒說,可張柱子知道英子最稀罕玻璃鏡子,照得纖毫畢現。在商鋪時還能時常用一下,可跟了他張柱子……
前方出現了十幾騎,遠遠地便能認出身上的軍裝。
張柱子收起心中對媳婦的些許愧疚,放慢速度,把車往路旁趕了趕,給騎兵讓開了道路。
“回家過年,雖說心里也挺想的,可還是覺得在營里和兄弟們一起更熱鬧。”
趙輝祖搖著馬鞭子,騎在馬上大聲說著話。如果現在還有人叫他趙胖子,他準啐人一臉。
肥肉沒了,臉上身上的都沒了。面上多了幾分成熟和滄桑,眼神中更有軍人的凌厲。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確實痛快。”張軍能感慨道:“可爹娘數年不見,也是咱們不孝。他們還張羅著讓俺成親,都找好了姑娘。”
趙輝祖眼光瞟過路旁的馬車,駕車漢子的眼神不是敬畏,而是羨慕和感慨,并握拳捂胸,向他們行了個軍禮。
雖然是軍禮,可卻屬于常禮,不是軍營中那種正式的。
趙輝祖握拳捂胸,微微躬身,客氣地還了一禮。
這也是當兵的出身,甚至可能流過血受過傷。在遼東,隨處可見退役的官兵,都回歸了正常的百姓生活,但身上的氣質卻還能看出來。
“輝祖,你爹娘呢,沒給你張羅親事?”張軍能同樣還禮,還點頭笑了笑,才轉頭對著趙輝祖問道。
趙輝祖的腦海里閃過一個女人的影子,相貌已經很是模糊,只有那清脆的聲音還清晰記得。
不知道她現在在哪,過得怎么樣了?
念頭一閃而過,趙輝祖卻是做夢也想不到,那個姑娘已經為人婦、為人母,正坐在炕頭上哄孩子。他也萬萬想不到,這擦身而過的,就是人家的男人。
自失地一笑,趙輝祖用馬鞭抽打了下馬靴,說道:“還能不張羅,想起這事就頭大。什么福態好生養,俺那爹娘啊,真是不知道俺已經是英武不凡了。”
哈哈哈哈,張軍能大笑起來。趙輝祖減肥成功,變成現在這副模樣,確實不是他爹娘能想到的。
笑聲遠去,張柱子心中感慨萬千。一批一批,遼東的軍人,恐怕已經再找不到他的熟人。
鞭子一甩,打了個響花,馬車粼粼而行,張柱子的心中又滿是對家的期待,對新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