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吃佛跳墻了,今晚的佛跳墻味道不錯。
嗯,這烤鴨也不錯,還有這烤鵝。
這酸菜牛肉還是那個味,好吃。
這清蒸鱘魚,也是好吃。
桌子上全都是美食,足以安慰李泰的心靈。
尉遲恭看向自己的兒子,得意的撫著胡須。
看到了沒有?
這就是我兒子,我尉遲恭的兒子!
以后誰還敢說我尉遲恭的兒子是沒有本事的莽夫?
尉遲恭很是高興,有種光宗耀祖的自豪。
尉遲寶林說完,然后輪到羅通發言。
這個家伙的臉皮倒是沒有尉遲寶林的那么厚,說的倒是沒有尉遲寶林的夸張,但是也有一些經過了藝術語言的加工。
總之,讓在場的人聽了,都覺得這勝利來之不易,戰斗是險象環生,是大唐的將士拼死拼活打出來的勝利。
李世民很是高興。
也很是欣慰。
大唐的將帥后繼有人啊,不怕自己百年之后沒有優秀的將領支持李泰維護大唐的安穩繁榮了。
“羅愛卿、尉遲愛卿,諸位將領,勞苦功高也。”李世民撫著胡須很是滿意的說道:“此番,你們為我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讓天竺那么大的領土,成為了我大唐的一部分,實乃是開疆擴土之功勞。”
大唐的律法規定,凡事大唐的屬國的,其國王是大唐的臣子,其領土是大唐的領土。
所以,藩屬國的邊界線上都立下了石碑,石碑上都寫著‘大唐某某國邊界’之類的,表明這領土是大唐的,當地的國王是替大唐的皇帝統治當地的百姓。
天竺雖然不受到大唐的統治,但是在場的人包括皇帝看來,天竺也是大唐的一部分。
天竺的統治者是李恪和李愔,兩人都是皇帝的兒子,皇帝是大唐的皇帝,皇帝兒子統治的地方自然就是大唐的地方了。
不但在場的王公貴族認為天竺是大唐的,就連大唐的百姓也是這么認為,那些跟著李恪、李愔打下大唐的將領也是認為自己雖然已經在天竺定居了,但是依然還是大唐的人。
自己是為大唐戍守的邊疆之國。
李恪、李愔若不是大唐的皇子,什么可能有人心甘情愿的跟著他遠征天竺?
他們能夠得到天竺,是因為他們是大唐的皇子,是大唐最尊貴的人。
若是李愔和李恪是普通的將領,就算兩人開出再多再好的條件,估計也沒有多少人愿意跟著一起入天竺。
“臣等不敢居功,實乃是陛下的保佑,吾等才得以獲得大勝。”尉遲寶林趕忙說道。
“是陛下的鴻恩,庇佑吾等,吾等才得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羅通也趕緊說道。
其余的功臣將領,也連忙附和。
“羅愛卿,如今你立下這般功勞,朕都不知道如何獎賞于你,你年紀輕輕的就已經是國公了,現在又有開疆擴土之功勞,朕真不知道如何賞你也。”李世民嘆息了一聲,說道:“你果然有乃夫之風,看到了你,仿佛看到了你父親啊。”
“朕前思后想著,是不是要賜予你一個異姓王之爵位。”李世民微笑的說道。
旁邊不少人聽聞,臉上不由的露出驚愕。
異姓王?
大唐的異姓王不是沒有,但是那些都是臣服于大唐的外族之王。
現在要將一個大唐的將領冊為異姓王?
這簡直就是太不可思議了。
這得是一件多震驚的事情啊。
李泰也有些驚愕,不知道李世民這到底是啥意思。
難道是羅通的功勞太大了,害怕以后尾大不掉,所以想提前干掉他?
要知道,自古以來的異姓王基本上沒有多少個有好下場的啊。
“老爹不會是想對羅通下手吧?不對,老爹雖然小氣,但是對于忠于自己的人還是很大方的,而且羅通的功勞再大,也不可能讓他下殺心。”
“看來,羅通這一次是真正的可以步入朝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