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人說,北虜東邊的國都鄴城,也有西域番商販賣海外琉璃器,也有番商在城外筑窯,燒五彩琉璃,以此賺了許多錢。”
“但是,也有許多人學著燒,就是燒不出,或者燒不好,呵呵..”
他看向侍女手里捧著的琉璃碗,哼哼起來:“他李笠算什么,也想燒出海外琉璃?就算祖墳冒青煙,真燒出來琉璃,又能如何?”
“了不起能做出五顏六色的琉璃珠,可這種琉璃珠賣不上好價錢,就算他燒出來,也抵不了債,你不用再盯著他了。”
。。。。。。
夕陽西下,鄱陽城響起鼓聲,城門即將關閉,門洞處許多人急匆匆進、出城,卻有一人落寞的緩緩前行,穿過城門往城里而去。
其人頭上有兩個發髻,卻是眉頭緊鎖的李笠。
李笠樣貌端正,臉型輪廓類似國字,一雙眉毛較粗,因為眉峰靠前的緣故,眉頭和眉峰幾乎等高,等眉毛皺起來后,就變成八字眉。
再加上喃喃自語,嘴巴微張,乍一看上去,他的臉仿佛一個‘囧’字。
李笠確實覺得有些囧,因為發財大計進展不順。
這幾日,他讓武祥和梁森幫忙捕魚,然后將自己手上的銅錢湊起來,買了一些壇壇罐罐,信心滿滿的溜到城外僻靜河灘,開始發財大計。
那就是燒沙子,做玻璃。
許多里,主角‘回到’古代后,發家的第一桶金就是燒沙子做玻璃,他就要來個依葫蘆畫瓢,于是發財不過幾日之間。
然而當李笠開始燒沙子后,發現燒出來的全都是焦黑的沙子,即便成形,也是一坨坨黑疙瘩。
想象中的彩色玻璃根本就沒有蹤影,透明玻璃就更別說了。
幾日時間,李笠身上的錢都花得七七八八,燒沙子依舊燒不出玻璃,也就是說,他的發財大計完全泡湯。
所以名字得倒過來寫?
李笠停下腳步,看著行人日益稀少的街道,有些回不過神,喃喃著:“這是怎么回事?”
片刻,他繼續向郡廨走,邊走邊想。
到底是哪里不對?
不是說燒沙子就能燒出玻璃么?
李笠琢磨著,琢磨來琢磨去,陸續琢磨出一些可能。
燒沙子能制作玻璃,前提是能把沙子燒熔,但這幾日,他燒的沙子根本就沒徹底燒熔化。
原因大概是火焰溫度不夠高?
李笠想到了這可能,他這幾日是自己收集柴禾做燃料,點火燒沙子,也許柴火溫度不夠高,熔不了沙子。
于是一咬牙,花錢買木炭,用炭火燒沙子。
結果還是不行。
但是,他記得以前看科普讀物,說“古代”發現玻璃的過程很簡單,那就是旅人在沙灘上露營、點篝火,次日發現篝火余燼里有玻璃,于是才發現了玻璃的制作工藝。
所以,不是燃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