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繹看過此案卷宗,知道李笠受了嚴刑拷問,硬是不肯認罪,最后還翻案了。
一個少年,骨頭如此之硬,讓蕭繹覺得奇怪,覺得這么硬骨頭的人,未必會心術不正。
現后來,又冒出鄱陽王府管事詹良遇害一案,還是和李笠有關,蕭繹覺得愈發奇怪:怎么這少年如此多事?莫非是惹事精?
詹良遇害一案,導致他被廬陵王彈劾,可是氣得不輕,所以,看到李笠如今在眼前,蕭繹其實很不高興。
詹良一案,最后確定的兇手是詹良仆人阿六,李笠無罪,但蕭繹認真琢磨了卷宗,覺得這個李笠的嫌疑也不小。
無非是沒有證據而已。
而王府逃奴賈成跑去荊州告狀,說不定就是李笠指使的,雖然沒有證據,但蕭繹也很惱火。
如果不是徐君蒨極力推薦,李笠是沒有機會站在齋閣前的。
小舅子對李笠不住的夸,蕭繹聽了,不以為然。
不過,徐君蒨的說辭,倒是讓蕭繹覺得可以考慮:讓李笠陪伴世子,可以彰顯他的氣度。
彰顯氣度,這四個字很重要,比起廬陵王的所作所為,他這么做,兩人之間的比對,高下立判。
廬陵王的所作所為,是睚眥必報,而他湘東王,氣度非凡,有容人之量。
蕭繹恨蕭續,為了許多事情,也為了她。
一想到心愛的美人李桃兒被迫西歸,蕭繹的心都在滴血,只要能把廬陵王比下去,哪怕只是比下去一點點,為此讓一個渾身魚腥味的小吏陪世子釣魚,好像也行。
一番交談下來,蕭繹發現李笠不學無術,腹中沒有半點墨水,他愈發不喜,不過考慮到對方擅長釣魚,陪伴世子釣魚倒也說得過去。
蕭繹仔細想好,看著李笠,拿定主意。
“李笠,寡人聽說,你家有老母,又有寡嫂、幼侄?”
“回殿下,殿下所言甚是,小人為家中唯一男丁,全家都指著小人捕魚,養家糊口。”李笠低聲說著。
“那,你若來尋陽,家里怎么辦?”
“小人村里有好友幫忙賺錢,日子已比往年好過許多,若小人不在家,家中有事,左鄰右舍也會幫忙...”
“既如此,你就入王府,陪伴世子吧。”蕭繹淡淡的說。
“小人遵命!”
李笠叩謝,依舊誠惶誠恐的模樣,心里卻樂開了花:面試過了!
他之前已經聽徐君蒨說過,湘東王世子蕭方等的年紀和他相仿,為人隨和,精于繪畫,涉獵文史,又喜花鳥魚蟲。
所以,這個很好相處的同齡人,李笠有信心展示自己的才華,讓世子對他另眼相看。
往后有了世子做靠山,他的局面可就是打開了。
想到這里,李笠歡欣鼓舞,此次來尋陽,為了保險起見,他做了兩手準備。
如今看來,兩手準備都可以一起進行,他在尋陽陪世子釣魚,盡快展示才華,而武祥等人在白石村,按預定計劃籌建作坊。
有兩條腿走路,往后的路就好走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