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練了許多年的箭,見過許多初學者的奇思妙想,如今見李笠所作所為太過荒唐,蔡全心中不以為然。
軍中有弩兵和弓兵,弩和弓的瞄準方式截然不同,射箭時用弩的瞄準方法來瞄目標,那就是笑話!
蔡全如是想,他怕表弟被李笠誤導,‘誤入歧途’,趕緊打斷李笠的講解:“弩的瞄準方式,和弓的瞄準完全是兩碼事!”
“對,小人知道...”李笠點點頭,不否認。
他接下來的解釋對與不對、輔助工具用得合不合理,并不重要,只要能幫助蕭十一郎理解,解開心結、消除畏難情緒,那就行了。
見周圍一群人都在鄙視自己,李笠笑道:“弩、弓的瞄準確實不同,卻是殊途同歸。”
“好啊,你說說。”蔡全也笑起來,“讓我們看看,怎么個殊途同歸法。”
大伙都想知道李笠所說‘殊途同歸’到底是怎么回事,認真聽起來。
李笠先讓蕭十一郎體驗了一下弩的射擊,體驗弩的瞄準方式,然后開始講解什么是“克虜伯瞄準法”(玄學版的三點一線瞄準法)。
弩,因為射擊方式和后世的槍械有些類似,所以瞄準方式類似于三點一線。
蕭十一郎拿著弩射了十幾次,對于李笠所說‘三點一線瞄準’有了理解,樹立了“瞄準原則”的概念,并知道何為‘準星’。
基礎有了,李笠的講解進入第二階段。
他拿出一張加裝了‘附件’的弓,驚起旁人一片嘩然:這是什么怪弓啊!!
蔡全把這張特制的‘教學弓’拿在手里,看著弓把一側多出來的圓圈狀‘瞄準器’,又看看李笠,真想說“你瘋了?”
自古以來,從而沒聽說過有誰給弓把上加裝‘瞄準器’或‘準星’!
“其實這不是準星,因為最好的準星,應該在弓把中心點。”李笠拿著這把特制弓,向蕭十一郎和其他人講解。
“若在弓把中心開孔,后果很嚴重,因為開弓后,連同弓把在一起的弓身,承受著巨大力量,若開了孔,弓很容易從開孔處斷裂。”
“所以,這瞄準器,其實是輔助裝置,為的是方便...”
李笠看向躍躍欲試的蕭十一郎,說:“方便郎君理解防閣傳授的瞄準口訣和要領。”
“掌握要領之后,這玩意就可以取下來了。”
李笠在眾人懷疑的目光中,將‘教學弓’的輔助瞄準辦法(他自己琢磨出來的)介紹給蕭十一郎。
蕭十一郎聽得似懂非懂,立刻拿來練習射箭。
彎弓搭箭,借助‘瞄準器’,瞄準靶心,然后撒放弓弦。
。。。。。。
“噗嗤”一聲,一名弓手面部中箭,連個“啊”字都沒喊出來,兩眼一翻,向后倒去,旁邊同伴見狀,嚇得蹲下。
他們共有二十六人,聚集在這高地頂部小柵,要不停放箭掣肘來犯之敵,策應主寨。
高地易守難攻,四周都是陡坡,敵人想要強攻,必然傷亡慘重,而他們有很多箭,足以撐上較長時間。
來犯之敵,派了許多人在坡下對射,但對方準頭很差,箭矢到處亂飛,一看就知道是新手。
然而,當中一人截然不同,一支箭就帶走一條人命,以一己之力把他們死死壓制在這里,不敢冒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