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豫章郡治南昌就有規模不小的驢馬市,在這里,有許多驢、馬、騾出售,不過,沒有什么高頭大馬。
即沒有什么可以作為戰馬的良馬。
各馬販出售的馬匹,多為身材不高的挽馬、馱馬,以及僅做代步的騎乘馬,這些騎乘馬,還真就只是代步而已,要上戰場那純粹是多想了。
李笠這一兩年來,陸陸續續在南昌驢馬市買了一些馬,平日里代步,并且作為訓練用馬,給護院們練習騎術。
先解決有沒有(馬)的問題,以后,慢慢解決(馬)好不好的問題,畢竟放低要求的話,在南昌驢馬市,是可以買到很多馬的。
因為這里對驢、馬、騾有不小的需求。
豫章南昌,自古就是江州名城,也是要地,從江州去西面湘州的陸路要道——安成步道,從江州去南面嶺表(嶺南)的“嶺表步道”,都經過南昌。
兩條步道,往來商旅很多,都要翻山越嶺,雖然有河流,卻不好乘船。
譬如嶺表步道,雖然路線和贛水多有重合,但從北往南走是逆流而上,商旅運送貨物得靠馬來拉車或者馱運。
即便自南向北走為順流,但贛水中上游河段多淺灘、亂石,無論官民隊伍,需要大量馱馬、挽馬運送貨物。
所以,作為安成步道、嶺表步道交匯點處的南昌,是大量商隊的聚集處,有大量驢馬出售。
不僅如此,豫章郡以東的鄱陽郡地界,也有一條重要的步道往東延伸,翻越崇山峻嶺,抵達東揚州的會稽地界。
這條步道也有大量商隊往返,對于驢、馬、騾子的需求也很大。
所以,南昌驢(騾)馬市其實肩負著為東、南、西三條步道提供驢、馬的職責,開市時每日的交易規模都很大。
那么,江州地界要買驢馬,得來南昌,而不是在大江邊上的尋陽、湓城,因為那里是水運樞要,買船可以,買馬就不合適了。
黃?介紹起來:“南昌的船也很多,我們來時經過的沙洲,你也看到了,有許多造船場,所以,買船也得來南昌。”
李笠聽了后,想了想,問:“造船得有許多木料,南昌就在贛水邊上,莫非上游有許多木料運來?”
“對,”黃?點點頭,“贛水上游,豫章以南,是廬陵郡、臨川郡、南康郡,有綿延群山,稱為‘南川’。”
“南川地區森林茂密,有許多參天大樹,所以有許多豪商販賣木材,順贛水而下運往南昌銷售。”
李笠不由贊嘆:“水陸交匯之處,南昌果然是寶地啊!”
黃?接著說:“南昌還有囤積大量糧食的豫章倉,每年都要調撥大量糧食,裝船后運往建康,與此同時,還平準糧價。”
“所以,南昌的米價相對最穩、最低,若要大量買米,最好來南昌。”
“反正船走贛水是順流而下,入了彭蠡湖,去白石,方便得很。”
兩人正聊著,李笠見不遠處有一群男子在和馬販交談,又對馬匹評頭論足,似乎是在買馬,不過隱約聽到的說話聲,是建康口音,便有些好奇。
黃?的朋友是公廨稅吏,此時為李笠等人聯系上了賣家,挑選好馬(相對而言),他見李笠盯著那群人,自己也張望片刻,笑道:
“這是衡州刺史韋使君的子弟,帶著部曲趕往衡州,路過南昌,順便買馬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