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隨軍,除了用來發泄,李笠想不出還能有什么用途。
軍營是男性的天下,基于人性,李笠可以理解將士的發泄需求,而且古代軍隊維持士氣的主要辦法,還真就包括帶著女人以供‘瀉火’。
但是帶著這么多累贅出征,除了增加后勤負擔,又能增加多少戰斗力?
激勵將士浴血奮戰,最直接的辦法是賞罰分明,立功就有獎賞,甚至有機會憑軍功升遷或分田地,這樣的激勵才是最有效的。
然而,朝廷給不了這種獎勵,李笠看出來了:這年頭,官軍里的普通士兵,要么是潦倒軍戶,要么是被征發服兵役的普通百姓。
這些兵形如奴兵,等同于后世所稱炮灰,戰斗力極差,裝備也差,士氣極其低落,根本就沒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即便立了軍功,也不會有任何賞賜。
有戰斗力的兵,基本上都是各部將領的部曲,即將領們的私兵,他們效忠的對象是郎主而不是朝廷。
部曲的待遇全看郎主心情,朝廷管不了,也不想管。
所以,各部將領為了安撫將士,自然默許軍營里有大量女人隨軍。
甚至連將領自己,都帶著美人、歌姬出征,以供隨時享樂,上梁不正下梁歪,誰還管束下面的將士?
這就是李笠現場考察后匯總的情況,他收回思緒,琢磨起當前梁軍形勢。
如今是十月,寒山堰早已筑好,并且成功蓄水,倒灌上游彭城。
按說兵貴神速,梁軍應該趕在魏國援軍主力抵達之前,猛攻彭城,然后以城池為依托,打防御戰,和對方耗。
但是,梁軍筑壩蓄水之后,便進入“冬眠狀態”,就這么看著彭城被水泡著,就這么等著魏國援軍接近,無動于衷。
李笠沒打過仗,但現場看了情況后,覺得蓄水完成就能攻城:乘船靠近城池,因為彭城周邊已經化為湖泊。
水漲船高,浮在水面的船,和城頭的高度差會縮小,乘船攻城的梁軍士兵,攀爬城墻肯定比平日容易一些。
即便傷亡大一些也無所謂,只要趕在援軍抵達前拿下彭城即可。
結果,什么都沒做。
當然,這也許是打算圍點打援,只要擊敗援軍,彭城守軍沒了指望,就只有投降。
然而,魏國援軍抵達時,梁軍也沒有主動出擊,不趁著對方立足未穩發動強攻,任由對方安營扎寨。
李笠沒正經打過仗(清剿水寇不算),但那一世看過許多影視劇,好歹知道戰爭不是兒戲,既然出兵了,就必然要有明確的戰略、戰術目標,并加以執行。
如今,梁軍既沒有趕在援軍抵達前強攻彭城,也不是圍點打援,若是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梁軍是來這里武裝郊游,而不是來打仗。
一旁,韓熙看著眼前的梁軍軍營,一片鄙夷:“郎主,按照打聽來的消息,不是沒有將領提議強攻彭城,或趁著援軍剛來、立足未穩,發動猛攻。”
“但是,主帥似乎除了每日在大帳喝酒,什么都不做。”
“那么,你們幾個的意見?”李笠發問,韓熙笑了笑:“我看夠嗆,梁軍..官軍肯定是要慘敗的。”
“何以見得?”
“很簡單,那主帥是窩囊廢,根本就不會打仗,和綿羊一般,碰上如狼似虎的東賊,呵呵。”
李笠聽了之后,看著眼前規模龐大的軍營,心里不是滋味。
一旦慘敗,這么多將士,這么多隨軍青壯,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能逃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