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爭奪朱雀航北的官軍潰逃,叛軍追殺過來,氣勢洶洶,守門將士見狀強作鎮定,擂鼓迎戰。
血腥的廝殺就在門前發生,叛軍士兵一個個戴著鐵面,猙獰異常,庾信遠遠看去只覺心驚膽戰、胃部不適。
但為鼓舞士氣,依舊強裝鎮靜,繼續吃甘蔗。
忽有一箭飛來,射中庾信身邊數尺外柱子。
“啪”的一聲,手中甘蔗落地,庾信嚇得面若白紙,起身便跑。
左右見狀,先是一愣,隨即跟著跑,門下正在廝殺的將士,見著城門上已經“人去樓空”,再無心應戰,轟然潰散。
巨大的撞門聲隨后響起,一聲一聲,撞擊著王質的心臟。
此時,他奉太子之命,率軍三千出宣陽門,經由御街南下增援朱雀門,給好友庾信鼓鼓勁。
當然,因為王質不會騎馬,坐的是人扛的肩輿,手里還搖著羽扇。
坐肩輿帶兵打仗,這沒什么不對,國朝名將、有“韋虎”之稱的韋睿,當年就是坐著肩輿上戰場,一樣打勝仗,讓北虜聞風喪膽。
所以,王質要“大敵當前、泰然自若”,以自己的鎮靜,讓將士們安心,協防朱雀門。
結果朱雀門在前,而許多守軍士兵已經潰逃。
之前,他棄守采石,以至侯景輕易渡江,不過情有可原,天子和太子沒有追究,于是王質決定戴罪立功,此次定要協助庾信守住朱雀門和朱雀航。
結果...
朱雀門方向傳來如潮的歡呼聲,王質定睛一看,卻見朱雀門緩緩打開:叛軍已經破門了!
那一瞬間,王質只覺腦袋一片空白。
部將趕緊建議列陣迎戰,畢竟此處是街道,左右是夯土墻和許多沿街建筑,而不是開闊曠野,只要以長矛、刀盾列陣,就能擋住對方的正面進攻。
“撤,撤!叛軍來勢洶洶,不可正面迎戰!且退回宣陽門!””
王質呼喊起來,揮舞羽扇、面色慘白,幾乎要跳下肩輿、拔腿就跑,不過抬著肩輿的青壯反應很快,立刻掉頭,往來路跑。
往宣陽門方向跑。
王質記得清楚,兵法有云: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如今時值正午,敵軍士氣正盛,所以,先撤回去再說!
部將們見狀有些發愣,隨后回過神來,拔腿跟著就跑,三千人的隊伍,瞬間混亂起來,將士們一個個爭先恐后,向來處的宣陽門而去。
宣陽門是臺城外城中的一門(南門),城墻高大,在城墻上居高臨下放箭,可比直面叛軍白刃戰好多了!
后面,攻破朱雀門的叛軍士兵,顧不得休息,追著前方潰兵,往宣陽門而去。
侯王已經下了命令,今日無論如何,都要攻破宣陽門,只要拿下宣陽門,臺城唾手可得!
“我等受侯王重賞,美酒、女人,享受了兩個多月,如今死而無憾!”
一名戴著鐵面的將領揮舞著手中環首刀,高聲喊著,給部下鼓勁:
“今日日落之前,定要破宣陽門!我等就是死,也要死在宣陽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