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下手晚了,不但摸不到魚,還會摸到毒蛇,被毒蛇咬死。
想到這里,黃姈佩服夫君的膽量,對其辦事能力佩服不已,如今叛軍攻入建康外城,圍了臺城,混亂之中,誰也不知道這些馬和東冶的物資到底歸誰了。
但是,李笠卻沒有跟著回來,而是留在烽煙四起的建康。
侯景逆賊已經圍了臺城,也不知現在,戰況如何。
黃姈想著時局,回到寢室,從上鎖的柜子里拿出一封信,信是李笠親筆所寫,共有兩封,內容一模一樣,經由水、陸兩撥人一起帶回來。
在信中,李笠報了平安,又交代一些事,還叮囑黃姈和趙孟娘,既要照顧女兒,也要照顧好自己。
黃姈看著已經反復看了許多遍的信,看著信上熟悉的字跡,想到李笠奮筆疾書的樣子。
渾水摸魚還沒結束,李笠留在建康,要有所作為、隨機應變。
為此,必然承擔巨大風險,黃姈擔心不已,但現在能做的,就是把家務處理好。
這次,她沒能給李笠生兒子,趙孟娘也是,所以黃姈覺得有些遺憾。
大亂將起,李笠不可能置身事外,那么隨時有可能出意外。
她將信放在胸口,喃喃:“三郎,你一定要平安回來...”
。。。。。。
新的一年,一月,大雪紛飛,秦淮河南岸大片民居,已化作殘垣斷壁,建康城一片蕭瑟,昔日繁華不再。
李笠站在一處破敗的房子前,看著眼前皚皚白雪,又眺望遠處的建康內城——臺城,看著臺城周圍冒起的一縷縷濃煙,陷入沉思。
十月下旬,叛軍攻入建康外廓,圍臺城,晝夜攻打自今,而各地勤王軍隊,也已陸續抵達,他陸陸續續聽到一些消息,感覺戰事不樂觀。
十一月初,叛軍攻破臺城東南、秦淮河北的東府城,而西州城以及長江邊上的石頭城也已淪陷。
先前,率軍進攻壽陽的邵陵王蕭綸,得知叛軍渡江占據采石,立刻回師、馬不停蹄往建康趕,于廣陵渡江,在江南京口登岸。
然后向西面的建康行進,在建康東北的蔣山邊上扎營,十一月底,于玄武湖東南畔和叛軍交戰。
結果先勝后敗,麾下兵馬潰散。
十二月,鄱陽王世子蕭嗣率領的勤王軍自江北渡江,抵達建康西南,駐扎江上蔡洲。
隨后,從衡州趕來勤王的衡州刺史韋粲,及其表弟、司州刺史柳仲禮也抵達建康西南郊,這位韋使君,是皇太子的心腹之臣,名將韋睿的孫子。
與表親柳仲禮一樣,是將門子弟,為梁國“原產大將”。
十二月底,勤王諸軍匯集,在秦淮河以南安營扎寨,諸軍共推柳仲禮為大都督、勤王軍主帥。
與此同時,侯景大規模解放奴婢,聲稱無論出身如何,只要為其效力就有官做,女人管夠,米飯管飽。
只要立功,就能升遷,做人上人。
于是,越來越多的奴婢投入叛軍陣營,叛軍兵力暴增。
正月初,韋粲率軍度過秦淮河,在北岸扎營,卻因為大霧耽擱了時間,叛軍趁其立足未穩,全力進攻。
交戰中,韋粲及眾多韋氏子弟陣亡,為國捐軀,柳仲禮率軍來救,差點殺了參戰的侯景,但自己也身負重傷,差點沒于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