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將領心急如焚,卻想不出應對之策,問王偉:“王公,這可如何是好!我們好不容易入的城啊!”
火光中,王偉的臉陰晴不定,這位自詡足智多謀的謀士,看著夜幕下的臺城,兩眼散發著寒光。
“讓他們翻墻,進入周邊建筑,散開,全散開,撒到周邊,在城門前筑壘!反正城門在我手,我倒要看看,守軍有多少兵力能奪回城門!”
這辦法不錯,己方入城士兵很多,只要避開街道,翻墻進入各個建筑,那么守軍得逐房爭奪,才能控制這片地區。
但城門已開,己方入城的士兵只會越來越多,所以,對方是擋不住的!
正要執行,卻見街道對面火光大作,無數火矢飛上天空,如同螢火般漫天飛舞,隨后紛紛向這邊落下。
落在街道中人群里,激起慘叫聲無數。
梁軍投擲出大量易燃之物,將街道點燃,本來就擠作一團的士兵避無可避,被燃燒的大伙吞沒,慘叫聲不絕于耳。
入城時的歡呼聲,變成了哀嚎聲。
街道另一頭,全身披掛的李笠,站在一輛簡易樓車上,看著己方“推土機”把入城的叛軍“反推”,十分滿意。
古有塞門刀車,今有塞街刀車,這是他參考“推土機”設計的防御戰具,人力推動,沿著街道前進,效果不錯。
前提是應對得當。
旁邊,李朗看著己方反敗為勝,感慨:“果然,還是有人熬不住,和逆賊勾結,開了城門,只是沒想到,開的是西華門。”
“再拖延幾日,恐怕開門的人會更多。”李笠補充,見樓車上比較擠,便準備下車,畢竟指揮眼前這支軍隊的是其他將領。
他是作為“技術總工”來現場指導,現在己方已經反推,所以他可以放心離去,返回后方街壘,繼續做“調度”。
調度臨時打造的“人力推土機”堵口。
正要和李朗下車,李朗看著前后為火光映照的街道,頗為感慨:“這情景,好壯觀,我以前在建康,見過魚龍舞,整條街上熱鬧非凡,火光閃爍,就是這么壯觀。”
“魚龍舞?”李笠喃喃著,這個詞讓他想起了什么。
“魚龍舞,即百戲‘魚龍曼衍’,就是各種雜戲同時演出,那年正月十五,夜晚,我在建康街頭看見魚龍曼衍,那場面真壯觀,就像現在一樣。”
。。。。。。
皇宮,宮門緊閉,士兵守在墻頭,緊張地看著外面街道,看著遠處火光閃爍、喧囂無比的西華門。
旁邊街道上街壘,趕回來的李笠正在指揮士兵加強防御,提防又有城門被內鬼打開、叛軍蜂擁而入。
這不是不可能,但有備而來的李笠可不慌。
首先,待命的塞“街”刀車還有幾輛,己方尚有堵口的能力。
其次,熱氣球已經在皇宮里“預熱完畢”,真要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至少皇太子可以開溜。
而唯一會操縱熱氣球的人是他,他當然也能開溜。
但不至于到這一步,因為己方提前做了準備,能抵御叛軍的瘋狂進攻。
勝利就在眼前,但黎明到來之前的黑暗也最深沉,所以,入城后的李笠不敢掉以輕心,向皇太子獻策,加強城內防御,準備了種種戰具。
以及根據‘緊急預案’進行安排,防的就是有人開門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