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離,守軍正在加強城防,加固城頭戰棚,并堆積更多的滾木礌石,在城墻后地面搭建箭樓。
又抬來氣味濃郁的“金汁”,并堆上柴禾,準備給不速之客以“熱烈歡迎”。
不速之客是梁軍,來自淮水上游,因為沿淮烽燧已經通過烽火示警,讓鐘離守軍知道即將有敵人從上游順流而下。
如今是汛期,在淮水上行船可不安全,但船也走得快,梁軍乘船過來,目標必然是鐘離,對方不走陸路走水路,行軍速度會很快。
一定是想趕在援軍抵達前,攻下鐘離。
鐘離守將已經派人求援,援軍定會陸續抵達,所以,守軍只需要堅守數日,就能擊退來犯之敵。
對此,城中魏軍上下都很有信心。
鐘離可是堅城,四周有灌水壕溝,即為護城河,當年,魏國十余萬大軍進攻鐘離,將其圍住,城內梁軍不過數千,硬是守了數月,守到援軍抵達。
所以,當年梁軍能守鐘離數月,那么現在,他們守上幾個月,也不成問題。
守軍在城頭忙碌之余,看著北面一片汪洋,這是暴漲的河水將城外地面淹沒,化作一片淺水澤。
每年夏秋雨季,淮水都會上漲,若雨水多,還會發大水,所以淮水兩岸每年這個時候都極易被淹,鐘離地界河段也不例外。
每年這個時候,河水常淹沒河岸,向南侵襲、逼近城墻。
漫上岸的河水會形成淺水澤,深不能行大船,淺不能走車馬,人走在里面,水過膝蓋,泥濘難行。
現在,河水就已逼近城墻,尚有十余步寬的地面未被侵襲,人站在城頭北望,眼前一片汪洋,原本的河岸已經分不清了。
所以,北面城防不需要額外加強,因為來襲梁軍登岸后,不可能從這個方向對鐘離發動進攻。
一切準備就緒,日上三竿,隨著城樓上號角聲起,守軍看到西面淮水河面上,出現了許多船只。
梁軍來了。
守將下令只留一門,供出擊之用,其他各門堵死,嚴陣以待。
卻見梁軍戰船徑直駛來,在鐘離正北方向靠泊,守軍將士見了,只想發笑:你們想做什么?那里距離城墻,還遠著呢!
梁軍戰船靠泊之處,為原本的河岸,只是河水大漲后在遠處看不出來,吃水深的大船,就只能靠泊在那里。
然后你們一個個游過來攻城?
城頭上的人們,越想越覺得荒唐。
遠處梁軍船只越聚愈多,密密麻麻如同浮在水面的水寨,城頭守軍就等著,要看這些不速之客如何跨越淺水澤來攻城。
不知過了多久,梁軍“水寨”傳來鼓聲,隨后,大量竹筏向鐘離駛來,守軍見狀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竹筏?劃竹筏攻城?你們瘋了么?
雖然對梁軍劃竹筏攻城的行為覺得奇怪,但守軍還是做好準備,點火熬“金汁”。
他們判斷梁軍是想用通過長竹梯來蟻附攻城,既如此,自己作為“主人”,金汁是要管夠的。
漸漸地,城頭彌漫著臭味,雖然熬“金汁”的大釜已經加了蓋,但依舊遮擋不出臭味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