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逆賊攻占京口,消息傳來,建康一片嘩然,明明朝廷已經重兵駐守京口,怎么還會被江北廣陵的逆賊給攻占了?
明明如今廣陵潮起,廣陵、京口江面行船頗為危險,怎么逆賊能渡江來襲?
無數人的疑問,很快得到解答,據說是潛伏在建康附近的逆賊黨羽,扮做官軍,以增援的名義,走陸路接近京口。
京口守軍未曾提防,被逆賊偷襲得手,然后,江北廣陵的逆賊,不顧風浪渡江,據說大隊兵馬已經抵達京口,即將往建康而來。
距離去年逆賊攻打建康,還沒到一年,人們對戰亂的恐懼依舊記憶猶新,所以當京口失守消息傳來,建康一日數驚。
不過多虧朝廷事前有防備,已有不少兵馬駐扎建康,所以,此次城防絕不會如去年那般,被逆賊輕易突破。
但很多人不信。
經歷了去年戰亂的建康官民,清晰記得當初官府是怎么說、而實際上叛軍是如何輕松突破建康外廓的。
所以,許多富貴人家紛紛離開建康,前往外地避難。
至于尋常百姓,大多數人走不了,只能聽天由命,寄希望于官軍確實能夠守住建康外廓,將叛軍拒之門外。
不久,有官軍出城,在蔣山一帶扎營,扼守京口大道,擋住建康門戶。
又有傳言稱,朝廷已經調集外地兵馬入京,這讓建康百姓心定些許。
然而物價隨即上漲,本就生活拮據的平民,日子愈發難過,也不知何時是個頭。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叛軍會全力向建康進攻時,驚變突起:叛軍主力沒有往建康而來,而是往東南而去,殺向三吳地區。
三吳之地,最初指吳郡、吳興、會稽地區(晉時),如今可看做建康以東的揚州、東揚州地區。
這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區,如今將近秋收,糧食即將成熟,攻入三吳的叛軍,可以就地解決軍需,一旦朝廷未能及時將其殲滅或者趕走,必然會有巨大損失。
鐘離,鄱陽王蕭范及世子蕭嗣,單獨召見材官將軍李笠,就當前局勢,聽聽李笠的看法。
本來,李笠沒資格提建議,但他這一年來的表現十分出色,讓鄱陽王父子對這個年輕人另眼相看。
加上李笠協助官軍速下壽陽、鐘離,所以父子二人都想聽聽李笠有什么好辦法,應對當前局勢。
“朝廷要關門打狗,沒想到狗撞破南門跑出來,在院子里到處咬人,毫無疑問,這是條和狼一般兇殘的瘋狗,不好對付。”
李笠如是說,既然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那么他絕不會扭捏作態。
豬隊友誤事,讓他無奈至極,而朝廷要鄱陽王派兵入京增援,鄱陽王對此左右為難,李笠覺得不能分兵。
因為淮南一樣重要,不容有失。
“末將以為,侯逆最終目的必然是建康,拖不得,因為時間拖得越長,趕來建康勤王的官軍就越多,他們失敗的可能就越大。”
“但侯逆占了京口,不攻建康、攻三吳,明顯沒把握強攻攻入建康,于是要‘圍魏救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