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不才,此為下策,必有考慮不周之處,還請陛下三思。”
“不,這策略不錯,不錯!”蕭綱笑道,對李笠提出的“以毒攻毒”計策,十分滿意。
李笠趕緊補充:“淮南必須保住,所以鄱陽王及世子,才未經陛下許可,擅自讓家眷系數來建康,一來表示問心無愧。”
“二來也是表明態度,讓朝野明白,無論發生什么事,鄱陽王及世子,都會為陛下赴湯蹈火。”
“好,好!”蕭綱贊道,喜形于色。
但李笠不忘規避風險,因為他既然沒資格參與決策,就不會承擔決策風險,于是申明:
“陛下,此事干系重大,請陛下與諸公仔細計議,若確實覺得可行,莫要延誤,趕緊實行。”
“畢竟,兵貴神速。”
“好,好!”蕭綱連說幾個好字,對于李笠如此積極為他排憂解難,十分滿意。
加上李笠之前獻計并且成功速下壽陽、鐘離,他現在越看李笠越覺得順眼:“區區東冶令,材官將軍,不足以讓李卿施展抱負啊!”
稱呼都變成“李卿”了,李笠受寵若驚,然而眼下只是運籌帷幄,還沒實現決勝千里之外,他可不敢接這夸獎。
“陛下,末將斗膽,愿為魚餌,隨西昌侯出擊,引叛軍來攻,先勝一場,壯我軍士氣,盡可能讓三吳各地多堅持一些時間。”
這讓蕭綱覺得很奇怪:“李卿所說,朕不明白,為何李卿出擊,就能引叛軍來攻?”
“很簡單,末將速下東府城,又速下壽陽、鐘離,這事情只要傳出去,必然引起侯逆注意,因為擅攻城之人,一般來說都擅守城。”
“對于侯逆而言,要取臺城,就得先把這種人解決掉。”
“而末將會募集建康百姓從軍,操練月余便浩浩蕩蕩出征,這在逆賊看來,是什么行為?”
蕭綱雖然沒打過仗,但也知道募集百姓從軍后,要形成戰斗力,一個月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甚至一年都不行,所以,李笠的這種行為是尋死。
李笠卻很有信心,他要爭取機會立功,就得主動表現能力,才能有受重用的機會,便解釋:
“陛下,侯逆必然認為末將是在尋死,肯定派兵來攻,于是,末將所率烏合之眾,就是魚餌,能把大魚釣上來。”
說著說著居然說到釣魚,蕭綱一下子沒回過神,李笠笑道:“陛下,末將擅長釣魚...”
蕭綱卻很擔心:“可李卿以羸弱之兵,如何能把逆賊釣上來?怕不是被叛軍一口吞下,絕無生路。”
“陛下所言甚是,沒人可以靠著操練月余新兵,于野戰戰勝窮兇極惡的敵人,末將有一個想法,打算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蕭綱聽了之后,看著李笠,頗為驚訝:“這...果然能行?”
“回陛下,末將確有把握,此事果然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