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延陵城外宿營地,李笠結束巡營,回到帳內。
他奉命率軍返回建康,所以,不用打仗了,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因為他活捉侯景,立下頭功,沒必要再隨軍作戰。
否則就是搶別人的功勞,這可會犯眾怒的。
回到建康,就要接受嘉獎,李笠和隨后過來的張鋌閑談,談自己可能得什么嘉獎。
“你認為,朝廷..天子,會有何種嘉獎?”李笠問,張鋌卻反問:“李郎立了頭功,可想想過其他將領的感受?”
“大概是悵然若失吧。”李笠笑起來,“頭功,被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子輕輕松松給搶了,換做誰,都會有不甘。”
“所以,李郎覺得,接下來,還能有仗打么?”
“我想,應該沒有了,即便剿滅侯景黨羽,接下來收復司州,以及平定藩王叛亂,都不會有我的事。”
“對,朝廷那么多武將,那么多資歷深厚的宿將,他們還等著立功,還等著讓子侄立功、晉升,憑什么,再讓李郎去搶功勞?”
“而你,年紀輕輕就立下如此大功,厚賞是必然,那么,要如何賞,才不會引來非議?”
“畢竟,你出身微寒,在朝中,不會有人幫你說話,這是天子必然考慮的問題。”
張鋌說了一番,才回到李笠一開始的問題,先提起朝廷的封爵制度。
爵位等級分為:王、公、侯、伯、子、男,王爵一般只有宗室才能獲得。
“我認為,李郎至少封侯,侯為縣侯,食邑千戶左右,當然,這是虛封。”
“所謂‘得侯景首級者,封河南王’,李郎就莫要當真了,朝廷是不會真的封王,若封了,李郎敢受么?”
這道理李笠知道,張鋌繼續分析:“李郎屢立軍功,還活捉侯景,必然進軍號,或許在‘輕車將軍’左右。”
“輕車將軍為軍號二十四班之首,皇子皇孫起家軍號,多為‘輕車將軍’。”
“至于實職官,我想,應該是班秩十班的云騎將軍或游騎將軍,這是禁衛將軍,同班的還有朱衣直閣將軍,不過這得擔任過方伯之人才能授予。”
李笠不解:“方伯是什么?”
張鋌解釋:“方伯,一方之長,先秦時指的是諸侯之長,漢以來,指的是刺史。”
“原來如此,請繼續。”
“然后,本官之后應該還有加官,要么是班秩十班的員外散騎常侍,要么是班秩十一班的通直散騎常侍,當然,十二班的散騎常侍,也不是不可能。”
李笠問:“加官是什么?”
“加官,就是在本職官位上,加一個清貴的虛銜官職,不需要做什么實際事務。”
“那散騎常侍是做什么的?”
“散騎常侍,為散騎、常侍合稱,散騎,即天子出行時的騎馬隨從,常侍,就是常在身邊侍奉,即天子親隨。”
“散騎常侍合為一個官職,始于曹魏。”
李笠聽得似懂非懂:“這是親信的意思?那為何說散騎常侍是虛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