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西北角,銅雀臺前,涼傘下,齊帝高洋正在觀看宿衛軍選拔。
他受禪稱帝,日理萬機,卻要抽出時間,來看看自己組建的勁旅,能選出什么樣的勇士。
場內,激戰正在進行,精選的鮮卑勇士,與一個個士兵進行單挑。
贏了,就接戰下一個,輸了,換人來。
只有連續贏了一百人的鮮卑勇士,才能稱為“以一當百”,入選宿衛軍,有優厚的待遇,而這樣的勇士,名為“百保鮮卑”。
高洋看了一上午,覺得有些倦了,場內不時出現傷亡,隨風吹來的血腥味,卻讓他覺得精神抖擻。
單挑,當然要用兵器,免不了死人,免不了斷手斷腳。
后背有些癢,高洋讓人拿來“如意”,卻自己拿在手中,撓癢。
這如意前端,為人的手掌骨所制,雖然有些滲人,但高洋卻愛不釋手。
因為這手掌,是侯景的。
三年前,坐鎮河南的侯景反叛,南逃入梁,結果死性不改,又叛梁主,起兵攻入建康。
去年年底,侯景被梁軍活捉,下場當然不會好。
今年,梁使來朝,送來侯景的一雙手,于是高洋命人將其右手(骨)制作成如意,專做撓癢之用。
左手(骨),就做成一個酒杯(杯托),高洋與群臣宴樂時,就用這酒杯喝酒。
當然,在此之前,高洋把侯景的一雙手,帶到太廟里,供奉在父兄牌位面前。
高澄英年早逝,去年八月,死于王府膳奴的刺殺,這件事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也讓一直被兄長瞧不起、時常羞辱的高洋,有了出頭之日。
現在,他成了皇帝,做到了父兄想做卻沒能做到的事,心中激動之余,又得了侯景的雙手,當然要顯擺一下。
說話聲起,高洋轉頭一看,卻是皇后李祖娥來了,宦者及宮女們向皇后問安。
李祖娥是高洋的正室,出身趙郡李氏,容貌出眾,因為是漢女,所以太后婁昭君連同晉陽武勛,都極力反對高洋立李祖娥做皇后。
不過高洋力排眾議,還是立李祖娥為后,因為他要扶持河北士族,和晉陽武勛分庭抗禮。
只有這樣,他才能穩穩拿捏晉陽武勛,兒子將來才能坐穩皇位。
畢竟要治國,可不能光靠武夫。
現在見著皇后飄然而來,便讓其坐在身邊,用人骨如意為他撓癢。
李祖娥對于這滲人的如意不是很適應,但也只能硬著頭皮,用如意給高洋撓癢。
撓著撓著,高洋說起一個人。
“我聽梁使說,侯景是被一個姓李的小將活捉的。”
高洋在家人面前,不自稱“朕”,李祖娥搖搖頭:“妾沒聽說呢。”
“那我說與你聽。”高洋笑起來,“我想起來了,梁使說過,那個南國小將,叫做李笠。”
“如此微末人物,何以記得名字呢?”李祖娥覺得奇怪,高洋回答:“活捉侯逆之人,當然值得我記住名字,而且,他的名字很好記。”
“李笠,里吏,同音嘛,所以記得住。”
“對了,他姓李,你也姓李,莫非,是你趙郡李氏以前南下的旁支末裔?”
這說法莫名其妙,把趙郡李氏和南方武夫牽扯在一起,李祖娥心中不快,卻只能回答:“妾未曾聽說。”